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无人驾驶走进百姓生活
文章字数:1,354


  在武汉,“只有乘客、没有司机”的无人驾驶小巴来往穿梭;在青岛,无人驾驶快递车忙着投送包裹……随着多个城市先行先试政策的出台和落地,过去只能在科幻片中看到的无人驾驶场景,如今正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悄然改变生活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无人驾驶正在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多元的交通服务解决方案。
  用户通过手机下单,无人驾驶快递车驶至指定地点接收快递……无人驾驶快递车大幅提升了快递行业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湖北省襄阳市城区,造型奇特的“方盒子”无人驾驶汽车,正按照预定线路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城市配送的新力量。
  一辆无人驾驶快递车一次可装载500多件包裹,每日外出工作3趟,配送包裹量可达1500-2000件。襄阳市佰悦通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小伟告诉记者,7月中旬以来,该公司已完成襄城区60多个中通快递驿站的信息采集工作,开通了从站点至多个片区的9条无人驾驶快递车运行线路,覆盖21个快递驿站,“预计‘双11’前襄阳市区无人驾驶快递车将达50辆”。
  近日,贵阳市有关部门向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产品——Robobus正式颁发载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准许其在贵阳高新区沙文园智能网联示范区特定路段内试运行,行驶区域达到13.5平方公里。此举标志着贵阳载人自动驾驶实现从试验场到商业化运营的新突破。
   竞相抢占风口
  无人驾驶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地的积极探索。
  早在2015年,我国就提出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被列为汽车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青岛市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全力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提供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
  贵阳是我国首个将大数据作为发展战略的城市,大数据产业在该市的快速发展为无人驾驶提供了重要机遇。2019年,贵阳市正式划定贵州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区域,并在配套政策、法规等方面推出了多项举措,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
  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有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开放测试道路3.2万多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了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据天眼查专业版最新数据,截至目前,国内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企业数量已超过5500家。
  未来前景可期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经理程飞表示,无人车在快递行业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物流运输的局限,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也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非常符合整个行业绿色发展的大趋势。
  无人驾驶快递车有助于解决农村快递量不足、运送成本过高等问题。襄阳市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科科长李娓涵说,将继续支持企业使用无人车丰富快递配送方式,重点加强村级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让无人驾驶快递车进村到户。
  杜小伟告诉记者,中通快递目前正积极拓展在襄阳周边县(市、区)的应用场景,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投放300辆无人驾驶快递车。
  目前,以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为代表的无人驾驶企业,以及上汽、广汽在内的车企都在加快布局,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重庆等多个城市开展无人驾驶的示范测试和落地应用。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今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将提升至48.7%,自动驾驶市场规模预计达3832亿元。
   刘成 王新伟 董庆森 柳洁
发布日期: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