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巧手裁出好光景
——陕西剪纸艺术里的处暑
文章字数:1,596
华月秀的剪纸作品《处暑》。
何爱叶在剪贴作品《处暑》。孙亚婷 摄
  在陕西浩瀚的艺术海洋中,关于处暑独特的物候现象和民俗活动,人们有着多种艺术表达和情感抒发方式,剪纸便是其中之一。
  陕西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地位显著,文化内涵深远丰厚,受民俗风情、生活环境以及审美观念的影响,内容特征和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流派。
  近期,记者探访了陕西剪纸艺人。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剪纸艺术,从剪纸作品中感知硕果累累、穰穰满家的美好愿望。
  陕北剪纸简洁粗犷
  乡土气息浓郁
  陕北剪纸,简练淳朴、粗犷浑厚、热情奔放,在叙事上表现出丰富的农耕民俗主题,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延安的安塞剪纸、延川剪纸、黄陵剪纸,榆林的定边剪纸、佳县剪纸、绥德剪纸等,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泽玲是安塞剪纸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剪纸工作室里,作品琳琅满目、美轮美奂。工作台上放着的,是她近期刚完成的作品《处暑》。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余泽玲说,“这幅作品中,太阳出来了,天气十分晴朗,个大饱满的谷穗随风摇曳,引得小鸟飞来想要偷吃,却又怕照雀老汉儿(稻草人)不敢上前。照雀老汉儿手臂的刻画,是我从安塞腰鼓鼓槌上翻飞的丝带上得到的启发。”安塞剪纸粗犷不粗糙,简洁不简单,乡土气息浓郁,继承了汉代艺术深沉雄浑的特点。
  靖边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华月秀也剪了一幅《处暑》。在她的作品里,高粱吐穗,葵花朵朵向阳,果实累累挂枝头,白菜挺拔,南瓜滚圆。“我的这幅作品是想表现处暑时节丰收在望的场景,寓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华月秀说。
  关中剪纸大方秀丽
  表现形式多样
  关中剪纸善用鱼、蛙、鹿、牡丹、莲、石榴和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八吉祥等纹饰。
  咸阳的旬邑彩贴剪纸是在单色剪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剪纸艺术。创作时,艺人要先用彩纸剪出无数个小圆点和各种图案,再通过剪、贴、衬3种工艺流程制作出完整的作品。
  近日,记者到旬邑彩贴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何爱叶的家里时,何爱叶正在剪贴她的新作品《处暑》。画面里,莲叶由外至内、由浅至深层层叠叠,上面点缀着绚丽的小圆点,增加叶子的生命感。莲台中央是一个白胖的抓髻娃娃,五官紧凑、细眉大眼,双手举着碧绿硕大的莲蓬。何爱叶介绍,抓髻娃娃代表了一种民间精神信仰,被认为可以祛厄禳灾、辟邪送福。
  在千百年的剪纸传承中,花草有着约定俗成的造型定式和民俗寓意。其中,莲花象征吉祥美好,莲花生子则寓意送子送福、生活美满。
  “旬邑彩贴剪纸纹饰多样,造型夸张,内涵深刻,或表现现实生活,或表达内心情愫,或反映精神世界。在色彩运用上非常艳丽,用专家的话说,就是我们根据主观愿望用色,在视觉上有一种点彩混化的效果。”何爱叶介绍,“处暑到,莲蓬成熟。在《处暑》这幅作品中,我用‘莲生贵子’这一传统纹样进行创作,表达‘早添人丁、子孙满堂’的美好祝愿,也表达生命力的蓬勃、家庭幸福的延续。”
  陕南剪纸
  甜美平和 精巧细致
  由于秦岭山脉的阻隔,陕南地区受到巴蜀、荆楚文化的影响,剪纸风格较为甜美平和、工巧秀丽,但与南方纤细秀丽的剪纸风格相比,仍显露出北方剪纸粗犷浑厚的气质。
  汪淑芳是洛南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作品风格自然,刚柔并济,既有浓郁的乡土味道,又不乏时代气息,充分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众所周知,陕西剪纸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高的声誉。大巧大美的陕西剪纸根在民间,经剪纸艺人的发扬光大、推陈出新、代代相传,起到了美化生活及祝福纳祥的作用。”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地域与民间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董拴多说,“随着社会各界对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视,陕西剪纸艺术得到空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交流让剪纸艺人能够互相借鉴学习。他们的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纹样,又呈现出南北交融、越来越精细的趋势。更多的青年人也投身到剪纸艺术中,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陕西剪纸艺术之花芬芳流远。”孙亚婷
发布日期: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