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中中院优化营商环境再行动
文章字数:907
本报讯(记者 韩轩)近日,汉中中院召开金融审判执行工作座谈会暨“陕亮执行·护航金融”集中执行行动动员会。市委办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科、中国人民银行汉中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汉中监管分局、市级各金融机构、县(区)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及汉中中院相关部门、各县(区)法院分管领导及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会上,发布并解读了汉中中院制定的《金融风险防范手册(金融机构版、金融消费者版)》,宣布了《汉中法院“陕亮执行·护航金融”集中执行行动实施方案》。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法院进一步携手金融部门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推进金融领域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提升金融审判执行质效,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年初汉中市金融审判执行专题会议召开以来,全市法院审理涉金融类案件1231件,金额16.96亿元,执行到位金额12.29亿元。辖区法院中,汉台法院被陕西省高院确定为金融不良债权预查核销证明制度试点法院,截止目前共计发出金融不良债权预查核销证明65份;城固法院积极探索建立“审判+金融”联动机制,在案件量较大的信用联社率先设立了全市首家法院驻金融机构调解工作室,在邮储银行城固支行设立了全省邮政系统首家金融调解工作室;略阳法院依法审结一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洗钱罪等涉金融领域犯罪,严厉打击了金融违法犯罪;勉县法院针对金融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时发出了司法建议;宁强法院联合金融机构先行开展金融案件执行专项行动;洋县法院联合经贸局召开政府+法院+银行+企业座谈会,签约《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框架协议》。汉中两级法院秉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部署要求,运用“统筹+护航”“创新+发展”“协同+高效”三道加法,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在今年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汉中中院牵头负责的全市“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位列全省第二,“办理破产”指标位列全省第三,“执行合同”指标位列全省第三,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会议要求,要树牢新时代金融审判执行理念,维护金融秩序健康平稳发展;要提升金融审判执行工作质效,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共防金融风险隐患;要凝聚多方共治力量,深化金融纠纷诉源治理。
会上,发布并解读了汉中中院制定的《金融风险防范手册(金融机构版、金融消费者版)》,宣布了《汉中法院“陕亮执行·护航金融”集中执行行动实施方案》。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法院进一步携手金融部门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推进金融领域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提升金融审判执行质效,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年初汉中市金融审判执行专题会议召开以来,全市法院审理涉金融类案件1231件,金额16.96亿元,执行到位金额12.29亿元。辖区法院中,汉台法院被陕西省高院确定为金融不良债权预查核销证明制度试点法院,截止目前共计发出金融不良债权预查核销证明65份;城固法院积极探索建立“审判+金融”联动机制,在案件量较大的信用联社率先设立了全市首家法院驻金融机构调解工作室,在邮储银行城固支行设立了全省邮政系统首家金融调解工作室;略阳法院依法审结一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洗钱罪等涉金融领域犯罪,严厉打击了金融违法犯罪;勉县法院针对金融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时发出了司法建议;宁强法院联合金融机构先行开展金融案件执行专项行动;洋县法院联合经贸局召开政府+法院+银行+企业座谈会,签约《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框架协议》。汉中两级法院秉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部署要求,运用“统筹+护航”“创新+发展”“协同+高效”三道加法,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在今年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汉中中院牵头负责的全市“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位列全省第二,“办理破产”指标位列全省第三,“执行合同”指标位列全省第三,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会议要求,要树牢新时代金融审判执行理念,维护金融秩序健康平稳发展;要提升金融审判执行工作质效,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共防金融风险隐患;要凝聚多方共治力量,深化金融纠纷诉源治理。
发布日期: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