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橙子有了“碳标签”
文章字数:1,493
在四川蒲江,核算“碳足迹”后的爱媛橙,会在贴上“碳标签”后进入市场。以爱媛橙为代表,当地通过推广有机肥、绿色防控技术等,探索发展绿色低碳农业。
挂果时节,青翠欲滴。
农户赵文华走进自家的爱媛橙果林,绿叶掩映下,鸡蛋大小的果子深藏其中。在四川省蒲江县寿安街道南锋村,赵文华种了两亩爱媛橙,这几天正忙着喷洒有机肥。
无人机稳稳起飞,有机肥洒到叶面。“这段时间是喷施有机肥的好时候。”赵文华说,暑期高温天气多,病虫害相对较少,即使真遇到病虫害,他也不再担心,“现在我们都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碳排放也低。”
“碳排放”,这样“时髦”的词,赵文华和果农们如今常挂在嘴边。去年,赵文华家收获的爱媛橙首次贴上了“碳标签”,他的种植热情更高了。“接下来,我还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再多种一些爱媛橙。”赵文华说。
一颗爱媛橙,从种植到出售,碳排放量有多少?
在蒲江,答案是0.295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去年12月,蒲江爱媛橙获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颁发的“碳标签”认证。
当时,正值爱媛橙收获季,采摘后的爱媛橙在打包、装箱后,会运送到蒲江乡振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这里,工作人员会为这些爱媛橙贴上“碳标签”。
什么是“碳标签”?该联合社客服部负责人张建平说,“碳标签”是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经核算,一颗爱媛橙的碳排放量是0.295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比传统模式下一颗普通橙约为0.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量少了近一半。
降低碳排放量,爱媛橙如何实现?
蒲江县有机产业协会会长杨欣给出答案:“在原辅料获取阶段,我们尽量使用新能源车运输肥料和农药,来降低碳排放量。”杨欣说,蒲江还充分发挥当地能源优势,利用水电进行灌溉、储存等。
在栽培养护及采摘环节,蒲江县推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也大幅降低了碳排放量。
果园中,除草机除掉的杂草被就地铺放。“别小看这些杂草,它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杨欣说。绿色防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除草、预防病虫害等环节,更绿色、低碳的变化在爱媛橙上悄然发生。
“如今,我们的农产品不仅在生产种植环节实现了绿色低碳,在储存、包装等环节,也使用环保包装和低碳设备。”张建平说,比如,在获取产品包装物、入库储存、分拣包装等环节,会通过减少燃油等碳排放来源等,来降低碳排放量。
“碳排放量降低后,蒲江爱媛橙的优势更加明显。”蒲江丑柑产业协会秘书长徐建说,包括蒲江爱媛橙等在内的农产品获得“碳标签”后,也会推动绿色低碳农业发展。
发展绿色低碳农业,不止于爱媛橙
爱媛橙有了“碳标签”,而在蒲江,探索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的,不止于爱媛橙。
来到自家的猕猴桃果园和茶园,杨欣介绍了应对虫害的妙招。“对于果园、茶园可能遭受的虫害,我们主要通过设置防虫灯、粘虫板来消灭害虫。”杨欣介绍,农场通过布设密度适宜的防虫灯和粘虫板来替代农药使用,既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还实现了绿色有机生产。
对于病虫害,果园还有特别的办法。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后,杨欣使用了石灰、水等原料配制了具有杀菌、除病虫害作用的药剂。在杨欣家的猕猴桃果园和茶园,这样的药剂得到广泛应用,是防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绿色种植条件下的农产品,也成为市场上的紧俏货。如今,杨欣家的耙耙柑、猕猴桃等农产品,已经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到各地。与此同时,杨欣家的家庭农场也获得了有机认证,绿色低碳的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去年,蒲江县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据统计,蒲江县有机肥使用覆盖率超75%,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超70%,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升0.2个百分点,从源头助力碳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农业发展。 王永战
挂果时节,青翠欲滴。
农户赵文华走进自家的爱媛橙果林,绿叶掩映下,鸡蛋大小的果子深藏其中。在四川省蒲江县寿安街道南锋村,赵文华种了两亩爱媛橙,这几天正忙着喷洒有机肥。
无人机稳稳起飞,有机肥洒到叶面。“这段时间是喷施有机肥的好时候。”赵文华说,暑期高温天气多,病虫害相对较少,即使真遇到病虫害,他也不再担心,“现在我们都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碳排放也低。”
“碳排放”,这样“时髦”的词,赵文华和果农们如今常挂在嘴边。去年,赵文华家收获的爱媛橙首次贴上了“碳标签”,他的种植热情更高了。“接下来,我还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再多种一些爱媛橙。”赵文华说。
一颗爱媛橙,从种植到出售,碳排放量有多少?
在蒲江,答案是0.295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去年12月,蒲江爱媛橙获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颁发的“碳标签”认证。
当时,正值爱媛橙收获季,采摘后的爱媛橙在打包、装箱后,会运送到蒲江乡振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这里,工作人员会为这些爱媛橙贴上“碳标签”。
什么是“碳标签”?该联合社客服部负责人张建平说,“碳标签”是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经核算,一颗爱媛橙的碳排放量是0.295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比传统模式下一颗普通橙约为0.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量少了近一半。
降低碳排放量,爱媛橙如何实现?
蒲江县有机产业协会会长杨欣给出答案:“在原辅料获取阶段,我们尽量使用新能源车运输肥料和农药,来降低碳排放量。”杨欣说,蒲江还充分发挥当地能源优势,利用水电进行灌溉、储存等。
在栽培养护及采摘环节,蒲江县推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也大幅降低了碳排放量。
果园中,除草机除掉的杂草被就地铺放。“别小看这些杂草,它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杨欣说。绿色防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除草、预防病虫害等环节,更绿色、低碳的变化在爱媛橙上悄然发生。
“如今,我们的农产品不仅在生产种植环节实现了绿色低碳,在储存、包装等环节,也使用环保包装和低碳设备。”张建平说,比如,在获取产品包装物、入库储存、分拣包装等环节,会通过减少燃油等碳排放来源等,来降低碳排放量。
“碳排放量降低后,蒲江爱媛橙的优势更加明显。”蒲江丑柑产业协会秘书长徐建说,包括蒲江爱媛橙等在内的农产品获得“碳标签”后,也会推动绿色低碳农业发展。
发展绿色低碳农业,不止于爱媛橙
爱媛橙有了“碳标签”,而在蒲江,探索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的,不止于爱媛橙。
来到自家的猕猴桃果园和茶园,杨欣介绍了应对虫害的妙招。“对于果园、茶园可能遭受的虫害,我们主要通过设置防虫灯、粘虫板来消灭害虫。”杨欣介绍,农场通过布设密度适宜的防虫灯和粘虫板来替代农药使用,既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还实现了绿色有机生产。
对于病虫害,果园还有特别的办法。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后,杨欣使用了石灰、水等原料配制了具有杀菌、除病虫害作用的药剂。在杨欣家的猕猴桃果园和茶园,这样的药剂得到广泛应用,是防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绿色种植条件下的农产品,也成为市场上的紧俏货。如今,杨欣家的耙耙柑、猕猴桃等农产品,已经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到各地。与此同时,杨欣家的家庭农场也获得了有机认证,绿色低碳的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去年,蒲江县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据统计,蒲江县有机肥使用覆盖率超75%,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超70%,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升0.2个百分点,从源头助力碳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农业发展。 王永战
发布日期: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