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全面提升预制梁质量标准
文章字数:1,217

“蓝田制梁场在制梁过程中,遵循安全与质量并列第一原则,紧跟智能化时代步伐,深入推行智慧梁场建设,配备大批标准化工装设备,不断提升制梁工艺,全力推动梁场标准化作业。”西十高铁站前工程1标段蓝田制梁场项目经理韩刚告诉记者。
7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蓝田县梁家扁村东侧的蓝田制梁场,场地内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一派繁忙景象。数十名工人身着安全帽、工作服,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蓝田制梁场占地约180亩,分为8个功能区。承担了XSZQ-1标、XSZQ-2标范围内698孔简支箱梁的预制和架设任务,其中32m双线梁644孔、24m双线梁54孔。”西十高铁蓝田制梁场副总工程师范艺波告诉记者,“梁场共设置13个制梁台座,最大生产能力84孔/月,最大存梁160孔。”
为达到预制梁标准化工艺流程,提高预制箱梁产品质量,蓝田制梁场通过购置先进设备、强化发明创造和运用以往成熟的工装等手段,为预制箱梁标准化生产提供基本保障。
范艺波说:“目前梁场配备了钢筋绑扎胎具、箱梁整体液压组合钢模板、MDEL900A型轮胎式搬运机等多套大批标准化工装设备,均已投入使用。”
据了解,蓝田制梁场紧跟智能化时代步伐,配备了 LTXQ120J型数控钢筋剪切生产线、LTPW13-32型智能棒材弯曲中心、SGW-42智能钢筋弯箍机,自动喷淋养护系统,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铁路桥梁预应力管道自动压浆系统、JZ型铁路桥梁静载试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辅助简支箱梁施工生产作业。
“蓝田制梁场严格遵循‘严谨、规范、创新、精品’的建设管理要求,编制箱梁精细化管理手册,制定对应的精细化作业标准,全面提升工程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西十高铁蓝田制梁场安全总监毕卓说,“严把分部分项工程检查验收关、预制箱梁成品实验验证关,按照简支箱梁预制标准化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施工,确保每一件半成品和成品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据了解,蓝田制梁场采用BIM技术实现梁场施工工艺流程可视化,通过铁路工程影像管理系统、铁路工程电子施工日志管理系统,实现施工过程全过程监控,极大提高了梁场管理效率,推动西十高铁建设成为优质、智能的铁路目标。
根据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安全网格化管理办法》文件要求,蓝田制梁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梁场建立了以总工程师及安全总监为网格长,安全员、技术员为网格化管理员的制、架梁网格化管理机制,通过每天开展班前安全讲话、现场巡视、每周组织安全大检查,及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培训,及时排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保证现场施工质量及安全可控。”毕卓告诉记者。
此外,蓝田制梁场建设综合教育培训中心一处,以综合教育培训和安全教育为主设置6大板块,通过应用BIM技术、裸眼3D技术、滑轨屏幕、多功能培训设备,将施工安全、技术管控等要点全方面纳入,可做到管理人员、作业班组培训内容、形式全覆盖。
“在高质量推进西十高铁建设的征程上,中铁上海工程局蓝田制梁场将继续发扬铁军精神、展现央企担当,为奋力建好这条优质高铁、文明高铁、绿色高铁而不懈奋斗。”韩刚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张明
发布日期: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