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涝灾害后需注意以下几类疾病防控
文章字数:1,172
洪水来临时,含有大量微生物的垃圾、粪便,甚至禽畜等动物尸体往往也会被卷入其中。而一旦人接触到了被污染的洪水或者洪水流经的区域,常常就会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记者从陕西省疾控局了解到,洪灾后往往较易感以下四类疾病。
首先,是肠道传染病。灾后卫生条件差、水源污染,受灾群众若不注意饮水或饮食卫生,易引起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暴发。
其次,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灾后生态受到破坏,受灾群众居住环境受损,与老鼠、虫蚊、家畜、家禽等接触机会增多,易引发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疾病。
另外,是呼吸道传染病。灾区往往比较潮湿,通风不好且人员密集,也易引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增加了如流感和肺炎等疾病的传播风险。
最后,是皮肤病。洪灾时期,由于长时浸泡水中,加之气候湿润、细菌滋生、蚊虫肆虐,缺乏干净水源和卫生设施等,易引起如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手足癣等由于寄生虫和真菌感染的疾病。
因此,为保证身体健康,需尽可能进行自我预防,相关群众可从饮水和饮食两方面着手。
饮水方面,尽量饮用包装完整、未开封的包装水,绝对不要饮用生水、地下水,没有瓶装水条件下尽量饮用煮沸过的水,并且盛水容器(缸、桶、锅、盆等)一定要定期清洁。煮饭、漱口、洗手等日常用水也必须使用干净的水源(包装水或者煮沸的开水)。
若不得已饮用泉水、井水等临时水源,一定要消毒后(如按比例投放二氧化氯片剂)再煮沸饮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得已使用井水为水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水井有完整的井台、井栏和井盖,周围不能有如厕所、猪圈等污染源。需要警惕的是,水源地周围出现肠道传染病时,须立刻停止使用该水源。
饮食方面坚决做到“三不吃”: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或病死的动物,不吃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生食(包括水果蔬菜),所有安全的食物都须经烹饪熟透后再食用。
另外,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冰箱若有断电情况,其中保存的食物也要慎重选择。不用未清洁的水源清洗食物和餐具,餐具(碗、盘子、勺、筷子等)要定期清洁,煮沸消毒;其它接触食品的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工作台面以及货架、橱柜也应当保持清洁、定期消毒;生食和熟食要做好分离、分开存放,刀、砧板、容器、餐饮具等也要做到生熟分开;烹饪时尽量选用炖煮等耗时长的烹饪方式。
最后,还需要做好手部卫生,勤用洗手液或者肥皂认真清洗手部;避免接触污水,不要在污水中游泳和洗衣服,不要赤脚接触污水;做好防蚊灭蝇工作,用蚊香或者蚊帐来减少蚊虫的叮咬;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可使用抗凝血杀鼠剂灭鼠,灭鼠后及时搜寻死鼠),不要密切接触老鼠,老鼠碰触过的食物要丢弃;尽量穿长衣长裤,减少野外露宿,不要直接坐在草丛中休息。
最重要的是,若感到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本报实习记者 权子昂
首先,是肠道传染病。灾后卫生条件差、水源污染,受灾群众若不注意饮水或饮食卫生,易引起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暴发。
其次,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灾后生态受到破坏,受灾群众居住环境受损,与老鼠、虫蚊、家畜、家禽等接触机会增多,易引发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疾病。
另外,是呼吸道传染病。灾区往往比较潮湿,通风不好且人员密集,也易引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增加了如流感和肺炎等疾病的传播风险。
最后,是皮肤病。洪灾时期,由于长时浸泡水中,加之气候湿润、细菌滋生、蚊虫肆虐,缺乏干净水源和卫生设施等,易引起如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手足癣等由于寄生虫和真菌感染的疾病。
因此,为保证身体健康,需尽可能进行自我预防,相关群众可从饮水和饮食两方面着手。
饮水方面,尽量饮用包装完整、未开封的包装水,绝对不要饮用生水、地下水,没有瓶装水条件下尽量饮用煮沸过的水,并且盛水容器(缸、桶、锅、盆等)一定要定期清洁。煮饭、漱口、洗手等日常用水也必须使用干净的水源(包装水或者煮沸的开水)。
若不得已饮用泉水、井水等临时水源,一定要消毒后(如按比例投放二氧化氯片剂)再煮沸饮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得已使用井水为水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水井有完整的井台、井栏和井盖,周围不能有如厕所、猪圈等污染源。需要警惕的是,水源地周围出现肠道传染病时,须立刻停止使用该水源。
饮食方面坚决做到“三不吃”: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或病死的动物,不吃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生食(包括水果蔬菜),所有安全的食物都须经烹饪熟透后再食用。
另外,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冰箱若有断电情况,其中保存的食物也要慎重选择。不用未清洁的水源清洗食物和餐具,餐具(碗、盘子、勺、筷子等)要定期清洁,煮沸消毒;其它接触食品的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工作台面以及货架、橱柜也应当保持清洁、定期消毒;生食和熟食要做好分离、分开存放,刀、砧板、容器、餐饮具等也要做到生熟分开;烹饪时尽量选用炖煮等耗时长的烹饪方式。
最后,还需要做好手部卫生,勤用洗手液或者肥皂认真清洗手部;避免接触污水,不要在污水中游泳和洗衣服,不要赤脚接触污水;做好防蚊灭蝇工作,用蚊香或者蚊帐来减少蚊虫的叮咬;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可使用抗凝血杀鼠剂灭鼠,灭鼠后及时搜寻死鼠),不要密切接触老鼠,老鼠碰触过的食物要丢弃;尽量穿长衣长裤,减少野外露宿,不要直接坐在草丛中休息。
最重要的是,若感到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本报实习记者 权子昂
发布日期: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