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启动
文章字数:991
本报讯(记者 张明)2024年,适逢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博物院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研究阐释、公众服务等多个方面取得的累累硕果。
7月15日,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启动。由秦陵博物院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主办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特种邮资明信片首发、主题邮局揭牌仪式拉开了活动序幕。7月下旬位于丽山园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秦陵数字驿站将投入试运营。数字驿站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动体验,展示秦的统一、秦代伟大工程、秦陵布局及主要陪葬坑,为观众提供一个集休憩和数字化体验的综合服务场所。在数字驿站对外开放之际,博物院将围绕“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的主题,面向公众开展科普讲解、公益讲座及简“读”大秦、趣游大秦等“秦”学好问系列体验活动,让公众在寓教于乐中感受秦文化的魅力和文物背后的故事。
为进一步提升考古发掘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博物院在二号坑建设了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同时在一号坑搭建了现场应急保护实验舱,将于8月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构建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现场应急保护实验舱,为考古现场发掘与文物保护提供了实验分析与修复、环境监测与调控等能力保障,实现了文物从出土环境向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的平稳过渡,开创了秦兵马俑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范本。同时,8-9月期间,还将有兵马俑保护修复报告、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兵马俑外展实录等多部重要图书面世,公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年来在考古研究、科技保护、交流互鉴等方面的成果。
9月8日,“考古视域下的秦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纪念大会”将隆重召开。届时,来自国内外的百余位嘉宾齐集一堂,共襄盛会,大会包括成果发布、主题演讲、学术研讨等多个内容,共同回顾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年的辉煌成就,推进考古成果转化,助力新时代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纪念大会当晚,还将特别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展现当代文博人的卓越风采。
同时,为了全面提升参观环境和服务质量,博物院自今年年初启动了秦兵马俑博物馆的提升改造工程,该工程涵盖了秦兵马俑一号坑通风空调及东门厅改造工程、二三号坑周边馆区环境提升工程、三号坑展示提升工程等多个重要项目。目前,相关工程已经全面展开,将陆续于8-9月间竣工。
7月15日,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启动。由秦陵博物院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主办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特种邮资明信片首发、主题邮局揭牌仪式拉开了活动序幕。7月下旬位于丽山园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秦陵数字驿站将投入试运营。数字驿站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动体验,展示秦的统一、秦代伟大工程、秦陵布局及主要陪葬坑,为观众提供一个集休憩和数字化体验的综合服务场所。在数字驿站对外开放之际,博物院将围绕“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的主题,面向公众开展科普讲解、公益讲座及简“读”大秦、趣游大秦等“秦”学好问系列体验活动,让公众在寓教于乐中感受秦文化的魅力和文物背后的故事。
为进一步提升考古发掘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博物院在二号坑建设了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同时在一号坑搭建了现场应急保护实验舱,将于8月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构建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现场应急保护实验舱,为考古现场发掘与文物保护提供了实验分析与修复、环境监测与调控等能力保障,实现了文物从出土环境向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的平稳过渡,开创了秦兵马俑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范本。同时,8-9月期间,还将有兵马俑保护修复报告、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兵马俑外展实录等多部重要图书面世,公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年来在考古研究、科技保护、交流互鉴等方面的成果。
9月8日,“考古视域下的秦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纪念大会”将隆重召开。届时,来自国内外的百余位嘉宾齐集一堂,共襄盛会,大会包括成果发布、主题演讲、学术研讨等多个内容,共同回顾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年的辉煌成就,推进考古成果转化,助力新时代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纪念大会当晚,还将特别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展现当代文博人的卓越风采。
同时,为了全面提升参观环境和服务质量,博物院自今年年初启动了秦兵马俑博物馆的提升改造工程,该工程涵盖了秦兵马俑一号坑通风空调及东门厅改造工程、二三号坑周边馆区环境提升工程、三号坑展示提升工程等多个重要项目。目前,相关工程已经全面展开,将陆续于8-9月间竣工。
发布日期: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