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塘大水侧记
文章字数:1,119

近来杭州正值梅雨季,且今年之梅雨相较往年更为猛烈,被称为“暴力梅”。梅雨期间我曾赴法华寺礼佛,无奈雨水太大礼佛无果。期间还透过社交平台看到灵隐寺等地雨水更大。据媒体报道,钱塘江水位是近27年来之最。我目睹了钱江的大水。
一连几日断断续续的大小阵雨,外加上游新安江流域暴雨,钱江水位暴涨。曾经阳光下呈现蓝色及闪着银光的江面如今变得一片黄浊,常见残木等杂物聚在一起,连绵如长蛇,呈现黄褐色,漂向下游。向江面探出头,往日站在岸边便可见的斜坡样的堤岸已看不到。往日堤岸下处还有片片如山景之乱石,亦淹没在黄水中。黄水淹上来,摇荡在垂直的岸边,让人以为是某种悬崖,心生些微恐惧。打着伞,不大的冷雨落在鞋上、腿上和胳膊上。望向对岸,往日清晰可见的高楼和群山被雨雾遮挡,像是被水从上到下冲散的水墨画,只留着些模糊的残影堆在地平线那里——实在太像迷离的水墨世界里,水天相接,看不清、看不清,一片迷蒙的白,透着些蓝。江面上,黄色、褐色组成一些蜿蜒的块面,期间夹杂着些灰蓝色的水,相对显眼。雨落在灰蓝色的水域中,也是迷蒙的、清冷的,给人一种未知的恐惧。
江岸石路上不断地落雨,溅在我的鞋上和腿上。我此行目的,是想要看看不远处江岸外的那丛林木——有几棵少年般充满生机的杨树,还有一丛丛茂盛的芭茅,以及一些细茅草、遍地的杂草。往日这里一派荒野般的生命气息,现今雨水颇大,我心中忐忑着它们将会如何。这是一块江岸外的荒地,与堤坝融为一体,周围都用水泥等敷了结实的外衣。想来是用作缓冲江水的。走近,果不其然,那些植物的大部分都淹没在了水中。靠近江水的一两棵小杨树已被淹得剩下一个头尖,稍靠近江岸的一两棵则淹到了脖子那里,显得有些凄怆。芭茅丛也被淹了,有的露出头,有的根部和腰身沉浸在水中。那些细茅草则像水草一样躺在黄水中,摇来荡去。一派萧瑟、清冷、荒芜之景,给人一种空虚、无力、悲怆之感。这片荒地还被一道高高长长的大网拦着,那些植物们被隔绝在了人类之外,并且无人会来安抚、搭救它们。或者,从种植它们之初,便是要它们稳固此地泥土,以稳固堤岸。也或许,芭茅是故意种下的。而杨树的种子则是由飘到此处的杨絮带来,继而落地生根、发芽、长大,成了无名的卫士——它们似乎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
远远看去,它们似要被洪水冲走了,就要与江岸离散了。它们有的全身埋没在水中,似要窒息了——曾经,这里是一片安全岛,现在这些树孩子草孩子都淹在了大水中。返回的路上,桂树枝节呈现交错姿态,具有装饰性地沉浸在雨雾中。叶片洗丽晶莹,雨水垂在叶尖。樱树的叶子也是清丽的,叶面和叶尖上都闪着水光。我看到一只比麻雀修长的白灰相间的鸟儿在樱树上觅食,似要找寻还未掉落的樱桃。雨还在断断续续地下,听说此次汛情已近尾声,我生出一种欣慰。
发布日期: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