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一样的校园 不一样的精彩
文章字数:1,249
近日,西安市新城区太华路小学学生体验人工智能互动项目。
  “请同学们排好队,刷脸有序进入。”
  近日,在西安市新城区后宰门小学门口,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值班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刷脸进入校园。
  “学校的智慧管理平台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准确采集学生的到校时间。家长通过智慧管理平台也可以查看学生在校情况、课程安排、作业布置等信息。”后宰门小学信息中心主任石克强说。
  近年来,西安市新城区统筹区域特色与资源优势,全面加速智慧教育整体提升,通过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四级共建共享教育信息化机制,逐步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智慧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新型智慧校园建设水平。
  日前,在西安市高陵区关市小学三年级(1)班教室的屏幕上,后宰门小学教师郭文雅正讲解着知识点。教室里,辅助教师梁翠来回巡视,给学生答疑解惑。这是“双师课堂”的一幕。
  “‘双师课堂’的实施,帮助学校突破了师资紧、内容少的发展瓶颈。”石克强说,后宰门小学通过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及“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与铜川市、商洛市及西安市高陵区部分学校结对,通过直播课堂、网络学习空间等形式,实现“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
  目前,新城区20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跨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通过校际“名校+”“名师+”“名校长+”结对帮扶,精准推送名校管理经验、名师教学经验以及优质教学资源公开课。
  教师微课堂、诵读课程、班级信息、学校景观介绍、活动视频……这些内容全都放在一本小小的“码书”之中。
  “‘码书’是一本集阅读、学习、探索于一体的手册,集合了音频、视频、文章、相册等内容。学生和家长通过扫描‘码书’中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其中的内容。”新城区新知小学信息中心主任刘博说。
  2022年,新知小学在数字化录播教室中添加了直播课堂、“5G+智慧教学平台”,借助录播直播平台打造了名师课堂。在此基础上,新知小学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收集学生的各类信息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差异化特长培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日前,在西安市西光中学的教师办公室里,电教中心主任王晶和同事通过网上阅卷系统进行试卷评阅。
  “在评阅过程中,客观题由机器完成评阅,并即时生成错题集以供后续参考。对于主观题,我们采取了一种权限控制的随机分配机制,确保每道题目由2名至3名阅卷教师独立审阅,减少评分差异,保证公正性。”王晶告诉记者,通过该系统,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卷面、得分及错题进行分析,通过错题汇总可以了解学生各学科的知识薄弱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除了借助智能化的网上阅卷系统提升阅卷效率,教师还通过智慧备课平台备课。
  智慧备课平台的使用,打破了校际的壁垒,实现了教学研的跨校组班、多师协同和资源共享。备课流程的优化与简化,不仅可以让教师随时随地完成课件制作,还减轻了备课量。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不断提升智慧校园建设质效,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促进课堂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姜勇说。 蒲茜 
发布日期: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