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缺水少绿”到水畅岸绿
文章字数:1,683
夏日时节,富平县温泉河湿地公园绿意盎然,风景如画。王世奎 摄
跟大多富平县居民一样,魏美玲有两大休闲去处:石川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温泉河湿地公园。
“河道治理前可没有这么好的地方,湿地公园现在是我们的幸福园。”魏美玲时常自豪地给外地游客介绍。
富平县位于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干旱少雨,植被稀少。石川河、温泉河(以下简称“两河”)是境内主要河流,一度成为季节性河流。
为走出“缺水少绿”的困境,富平县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通过丰沛水资源、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障水安全、转化水价值,“五水协同”打造美丽城乡,走出一条以“治水”为主线推进生态振兴的路子。
补水复畅流
“这些年,富平的生态越来越好,我拍到的160多种鸟就是最好的证明。”富平县摄影爱好者赵忠社欣喜地说,“有了水,越来越多珍稀鸟类来安家,我打心眼里高兴。”
“为保障生态流量,我们通过桃曲坡水库下泄生态基流,建设生态补水工程,引泾惠渠灌溉退水及污水处理厂达标中水入石川河。”富平县水务局副局长张西强介绍。
巧用中水补绿水。在温泉河湿地公园上游生态补水点,每天都有来自污水处理厂的7000立方米的中水流入河道。富平县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中水主要用于企业冷却用水、市政绿化灌溉等方面,其余全部为“两河”补水,构建起集约高效的再生水循环链。
补水节水并重。富平县通过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持续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减法”促“增量”,不断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
“截至目前,石川河综合治理项目形成水面40万平方米,蓄水量51万立方米。温泉河综合治理项目水域面积35万平方米,蓄水量达到70万立方米。”张西强说。
护水保安澜
“以前‘两河’里的水是‘不听话的水’。”张西强如是形容。
20世纪80年代,富平县“两河”河道沿岸无序采石采砂现象频发,造成防洪及生态功能严重缺失。“上游来水多,但留不住,大水过境后,河滩都是垃圾。”张西强回忆。
2014年以来,富平实施石川河干流防洪工程,建设温泉河、顺阳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和农田排水(碱)工程,累计新修、改造农田排水(碱)各类排水沟106.9公里,“两河”城区段防洪标准分别达到50年、20年一遇,构建起“两河”水系安澜防线。
“富平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以‘两河’综合治理为主线,整体性推进‘田塬河城’系统保护治理。”富平县水务局总工程师陈锡伟说。
在富平县桥山南麓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山西片区,漫山遍野都是半圆形白色育林板围成的树坑,形成错落有致的鱼鳞坑。
富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生态治理股股长解建军介绍,所谓鱼鳞坑,是指在平整山坡上挖掘的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在坑内蓄水,种树成活率更高。
富平县对53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并综合整治坡耕地、营造水保林、栽植经济林,构建从山顶到沟底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1.66平方公里。
如今,曾经的“水患之河”,已成为“生态之河”“发展之河”“幸福之河”。
“活”水育生机
随着富平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地下水位逐年上升,温泉河泉眼复涌,街子村重新“活”起来了:建设生态循环产业区、温泉生态湿地区、民宿文化创意区,打造田园综合体,吸纳周边100多名群众进园务工。
“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真正实现了水润街子、水美街子、水富街子。”齐村镇街子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小玲掰起手指,算起“生态账”。
富平县以治水为突破口,把提升城市颜值与吸引企业、发展产业、繁荣文旅等一体融合、贯通推进,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来富平投资兴业,一大批富平籍人士返乡置业,一大批优秀人才留在富平发展。
“富平将始终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原则,围绕‘以水兴产、以产聚人’发展思路,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价值,‘五水协同’全力打造美丽城乡,切实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富平县副县长张增选说。
从“缺水少绿”到水畅岸绿,如今的富平,水抱城,城绕水,水城相依,美不胜收。
陈宏江 梁少飞 耿杨洋
跟大多富平县居民一样,魏美玲有两大休闲去处:石川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温泉河湿地公园。
“河道治理前可没有这么好的地方,湿地公园现在是我们的幸福园。”魏美玲时常自豪地给外地游客介绍。
富平县位于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干旱少雨,植被稀少。石川河、温泉河(以下简称“两河”)是境内主要河流,一度成为季节性河流。
为走出“缺水少绿”的困境,富平县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通过丰沛水资源、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障水安全、转化水价值,“五水协同”打造美丽城乡,走出一条以“治水”为主线推进生态振兴的路子。
补水复畅流
“这些年,富平的生态越来越好,我拍到的160多种鸟就是最好的证明。”富平县摄影爱好者赵忠社欣喜地说,“有了水,越来越多珍稀鸟类来安家,我打心眼里高兴。”
“为保障生态流量,我们通过桃曲坡水库下泄生态基流,建设生态补水工程,引泾惠渠灌溉退水及污水处理厂达标中水入石川河。”富平县水务局副局长张西强介绍。
巧用中水补绿水。在温泉河湿地公园上游生态补水点,每天都有来自污水处理厂的7000立方米的中水流入河道。富平县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中水主要用于企业冷却用水、市政绿化灌溉等方面,其余全部为“两河”补水,构建起集约高效的再生水循环链。
补水节水并重。富平县通过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持续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减法”促“增量”,不断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
“截至目前,石川河综合治理项目形成水面40万平方米,蓄水量51万立方米。温泉河综合治理项目水域面积35万平方米,蓄水量达到70万立方米。”张西强说。
护水保安澜
“以前‘两河’里的水是‘不听话的水’。”张西强如是形容。
20世纪80年代,富平县“两河”河道沿岸无序采石采砂现象频发,造成防洪及生态功能严重缺失。“上游来水多,但留不住,大水过境后,河滩都是垃圾。”张西强回忆。
2014年以来,富平实施石川河干流防洪工程,建设温泉河、顺阳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和农田排水(碱)工程,累计新修、改造农田排水(碱)各类排水沟106.9公里,“两河”城区段防洪标准分别达到50年、20年一遇,构建起“两河”水系安澜防线。
“富平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以‘两河’综合治理为主线,整体性推进‘田塬河城’系统保护治理。”富平县水务局总工程师陈锡伟说。
在富平县桥山南麓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山西片区,漫山遍野都是半圆形白色育林板围成的树坑,形成错落有致的鱼鳞坑。
富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生态治理股股长解建军介绍,所谓鱼鳞坑,是指在平整山坡上挖掘的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在坑内蓄水,种树成活率更高。
富平县对53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并综合整治坡耕地、营造水保林、栽植经济林,构建从山顶到沟底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1.66平方公里。
如今,曾经的“水患之河”,已成为“生态之河”“发展之河”“幸福之河”。
“活”水育生机
随着富平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地下水位逐年上升,温泉河泉眼复涌,街子村重新“活”起来了:建设生态循环产业区、温泉生态湿地区、民宿文化创意区,打造田园综合体,吸纳周边100多名群众进园务工。
“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真正实现了水润街子、水美街子、水富街子。”齐村镇街子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小玲掰起手指,算起“生态账”。
富平县以治水为突破口,把提升城市颜值与吸引企业、发展产业、繁荣文旅等一体融合、贯通推进,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来富平投资兴业,一大批富平籍人士返乡置业,一大批优秀人才留在富平发展。
“富平将始终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原则,围绕‘以水兴产、以产聚人’发展思路,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价值,‘五水协同’全力打造美丽城乡,切实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富平县副县长张增选说。
从“缺水少绿”到水畅岸绿,如今的富平,水抱城,城绕水,水城相依,美不胜收。
陈宏江 梁少飞 耿杨洋
发布日期: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