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和谐幸福的婚姻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字数:1,973
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中提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完美的,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一个良好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围和家庭教育便是孩子成长的重中之重了。
我所任教的孩子小煜,今年7岁。有次我刚下课,孩子就尾随在我的身后,“老师,我妈妈离家出走了,都好多天了……”这是一个我平时比较关注的孩子,刚入校时,他就会在课堂上随意打断别人讲话,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坐立不安转前转后。有时会在课间突然抱住我,将家里发生的一些诸如奶奶住院了,爸爸妈妈吵架了之类的话题,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而每当这个时候,我除了频繁提醒他要专注和举手发言之外,更会俯下身体去抱抱他,询问家里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并且以孩子所能接受的语言去安抚他怎么对待。比如这次,我告诉孩子要做父母的牵线人,回家告诉爸爸和妈妈“我需要你们……。”
然而对待孩子,做老师的也只能做到这些。我开始了解这个家庭的氛围。渐渐得知,孩子爸爸非常注重个人生活品质,有自己的健身爱好,也能对家庭尽自己包括擦桌子拖地等等责任,可谓是孩子口里的“勤劳的小蜜蜂”。而妈妈从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是一个缺乏母爱的原生家庭成长起来的母亲,她从小的生活经历,导致她无论穿衣还是对待家务都比较随意邋遢,不注意生活细节,对待孩子也缺乏母亲应有的细腻关爱,日子久了,夫妻两人就产生了强烈的分歧和怨言,为家务活谁做的多少、为爸爸只顾自己健身不按时回家、为日渐分歧的着装品位、为孩子到底由谁来辅导作业等等细节而争吵,双方都忘了是怎样的一个爱的开始。日子久了,孩子便缺乏安全感,想要去寻求保护和倾诉,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以多言多语和多动去碰触别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久而久之,变成了问题儿童。而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成了这个家庭无奈的一个现实问题,家长对待孩子日渐严重的不良行为习惯束手无策,更成为导致夫妻双方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家庭生活氛围极其不和谐,更何谈幸福。
所以,我们说,和谐幸福的婚姻关系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对年轻的父母,都应该懂得并且学会经营美好婚姻生活和爱人的能力,具有教育好孩子的睿智,与此同时还要懂得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
做孩子成长的楷模
“不首先教育自己的父母,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正确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父母既是孩子成长的导师和支持者,更是行为习惯养成的示范者。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紧迫、对生活的自我主义思想来影响家庭生活的氛围,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要常常进行自我教育,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孩子与家庭一起成长,爱妻子或丈夫,爱孩子,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在生活中和细节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成为一个为了家人的幸福努力耕耘的家长,让孩子在父母的这块根上滋润地生长。
培养好自己婚姻生活的能力
教育孩子是一件复杂的工作,是需要教育的认知和智慧的。作为家长,需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首先便是要培养好自己“过好婚姻生活”的能力,要明确爱和婚姻是一种责任,需要把握好家庭亲密关系的秩序。“孩子是从最初父母相互关心和相互尊重时迸发出爱情的光和热而被吸引,产生做个好孩子的愿望的”。在父母爱的阳光下沐浴长大的孩子,他们对父母的教导,对他们的善意、赠言、建议和警告有特殊的敏感和很高的领悟能力。如果家长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并想尽可能地教育他们,他们就应该尽量减少彼此之间的不和睦,不把孩子置于最困难的境地,把良好的婚姻生活当做教育孩子的重要资源。
尊重孩子,学习掌握家长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首先要尊重孩子,要懂得宽严结合,禁止与鼓励相结合,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这一点是需要教育艺术的。
其次,正确理解父母的权威性。做父母的常常会认为,自己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他不敢说“是”,认为这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所在。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权威是家长必须树立的,不然孩子就会养成由着性子任意妄为的坏习惯,但是不能把使用权威主要表现为禁止,“过多的禁止只会束缚孩子,使他变得胆小、消极、没有活力。”所以家长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威“不仅表现为禁止孩子做什么,重要的是要提醒孩子去做大人规定的积极的事情。”
第三,要体现在鼓励、指导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之上。而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夫妻双方的相互配合,在宽严方面的相互支持尤为重要,如果夫妻双方本就不够和谐,彼此对对方的语言行为等等充满不认可甚至是敌意,那么在一方教育孩子的时候,另一方随意的一个冷言冷语,就会极大地削弱了教育的效果,从而让孩子陷入是非不分、无可适从的境地。
心灵纯洁的孩子只有在健康、和谐、有爱的夫妻关系中才能形成善良、理智、谦让、沉稳的个性。期待每一位家长都能够不断自我修养和学习探索,和孩子一起成长,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创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手捧鲜花的人。
王佳(作者单位:商洛市小学)
我所任教的孩子小煜,今年7岁。有次我刚下课,孩子就尾随在我的身后,“老师,我妈妈离家出走了,都好多天了……”这是一个我平时比较关注的孩子,刚入校时,他就会在课堂上随意打断别人讲话,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坐立不安转前转后。有时会在课间突然抱住我,将家里发生的一些诸如奶奶住院了,爸爸妈妈吵架了之类的话题,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而每当这个时候,我除了频繁提醒他要专注和举手发言之外,更会俯下身体去抱抱他,询问家里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并且以孩子所能接受的语言去安抚他怎么对待。比如这次,我告诉孩子要做父母的牵线人,回家告诉爸爸和妈妈“我需要你们……。”
然而对待孩子,做老师的也只能做到这些。我开始了解这个家庭的氛围。渐渐得知,孩子爸爸非常注重个人生活品质,有自己的健身爱好,也能对家庭尽自己包括擦桌子拖地等等责任,可谓是孩子口里的“勤劳的小蜜蜂”。而妈妈从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是一个缺乏母爱的原生家庭成长起来的母亲,她从小的生活经历,导致她无论穿衣还是对待家务都比较随意邋遢,不注意生活细节,对待孩子也缺乏母亲应有的细腻关爱,日子久了,夫妻两人就产生了强烈的分歧和怨言,为家务活谁做的多少、为爸爸只顾自己健身不按时回家、为日渐分歧的着装品位、为孩子到底由谁来辅导作业等等细节而争吵,双方都忘了是怎样的一个爱的开始。日子久了,孩子便缺乏安全感,想要去寻求保护和倾诉,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以多言多语和多动去碰触别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久而久之,变成了问题儿童。而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成了这个家庭无奈的一个现实问题,家长对待孩子日渐严重的不良行为习惯束手无策,更成为导致夫妻双方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家庭生活氛围极其不和谐,更何谈幸福。
所以,我们说,和谐幸福的婚姻关系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对年轻的父母,都应该懂得并且学会经营美好婚姻生活和爱人的能力,具有教育好孩子的睿智,与此同时还要懂得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
做孩子成长的楷模
“不首先教育自己的父母,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正确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父母既是孩子成长的导师和支持者,更是行为习惯养成的示范者。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紧迫、对生活的自我主义思想来影响家庭生活的氛围,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要常常进行自我教育,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孩子与家庭一起成长,爱妻子或丈夫,爱孩子,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在生活中和细节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成为一个为了家人的幸福努力耕耘的家长,让孩子在父母的这块根上滋润地生长。
培养好自己婚姻生活的能力
教育孩子是一件复杂的工作,是需要教育的认知和智慧的。作为家长,需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首先便是要培养好自己“过好婚姻生活”的能力,要明确爱和婚姻是一种责任,需要把握好家庭亲密关系的秩序。“孩子是从最初父母相互关心和相互尊重时迸发出爱情的光和热而被吸引,产生做个好孩子的愿望的”。在父母爱的阳光下沐浴长大的孩子,他们对父母的教导,对他们的善意、赠言、建议和警告有特殊的敏感和很高的领悟能力。如果家长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并想尽可能地教育他们,他们就应该尽量减少彼此之间的不和睦,不把孩子置于最困难的境地,把良好的婚姻生活当做教育孩子的重要资源。
尊重孩子,学习掌握家长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首先要尊重孩子,要懂得宽严结合,禁止与鼓励相结合,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这一点是需要教育艺术的。
其次,正确理解父母的权威性。做父母的常常会认为,自己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他不敢说“是”,认为这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所在。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权威是家长必须树立的,不然孩子就会养成由着性子任意妄为的坏习惯,但是不能把使用权威主要表现为禁止,“过多的禁止只会束缚孩子,使他变得胆小、消极、没有活力。”所以家长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威“不仅表现为禁止孩子做什么,重要的是要提醒孩子去做大人规定的积极的事情。”
第三,要体现在鼓励、指导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之上。而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夫妻双方的相互配合,在宽严方面的相互支持尤为重要,如果夫妻双方本就不够和谐,彼此对对方的语言行为等等充满不认可甚至是敌意,那么在一方教育孩子的时候,另一方随意的一个冷言冷语,就会极大地削弱了教育的效果,从而让孩子陷入是非不分、无可适从的境地。
心灵纯洁的孩子只有在健康、和谐、有爱的夫妻关系中才能形成善良、理智、谦让、沉稳的个性。期待每一位家长都能够不断自我修养和学习探索,和孩子一起成长,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创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手捧鲜花的人。
王佳(作者单位:商洛市小学)
发布日期: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