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历时6年建设,融现代与传统于一体的延安博物馆正式开馆——
在这里 看见延安
文章字数:1,369
近日,游客在延安博物馆参观。 赵茁轶 摄
  近日,坐落于延安新区中轴线上的延安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这座历时6年建设的综合性博物馆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占地124.04亩、建筑面积63358平方米、展陈面积16808平方米的延安博物馆,不仅是延安深厚历史和文化的新载体,更是一个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文化交流平台、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匠心设计 展陈全面
  日前,延安市民薛佳慧带着两个孩子到延安博物馆参观。她告诉记者:“在这里,我不仅能感受延安的历史文化,还能了解延安的自然地理、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延安博物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家乡的全新窗口。”
  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遥远的岁月。延安博物馆以“一个基本陈列,三个专题展览”的展陈布局,通过立体且多样的传播体系,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延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独特视角。
  在“辉煌延安——延安历史基本陈列”展区,历史的画卷缓缓铺展,带领观众穿越3万年的时光隧道。从黄龙人的远古生活起笔,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历程,其中每一个历史节点都得以通过珍贵的文物和遗迹生动再现。
  此外,延安博物馆还策划了“锦绣延安——延安自然地理专题展览”“风情延安——延安民俗文化专题展览”和“筑梦延安——延安城市建设专题展览”三个专题展览。
  “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基本陈列和三个专题展览,全面而深入地展示延安的历史、自然地理、民俗文化和城市建设,这更加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展现新时代延安的新面貌。”延安博物馆馆长徐林说。
   藏品丰富 底蕴深厚
  延安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藏品,馆内珍藏了旧石器时代的黄龙人头盖骨化石、商代的羊首青铜钺和彩绘骆驼等文物。除此之外,明代的大彬款紫砂壶等也是延安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亮点。
  出土于20世纪70年代的黄龙人头盖骨化石,保留了额骨和顶骨部分,展现了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过渡的重要形态特征,为研究亚洲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的过渡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实物资料,填补了我国古人类发展史上的空缺。
  馆内还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展品。反映延安地区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繁荣的传统农具,是延安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展示延安地区的特色美食和传统服饰,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延安地区的民俗风情。剪纸、农民画、布堆画等民间艺术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延安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科技加持 理念独特
  延安博物馆以“黄土高原,文明标识”为核心主题,以“基于历史,突出特色,尊重史实,活化历史”为布展原则,全面展示了延安的自然风貌、历史变迁和民间艺术。
  徐林介绍,延安博物馆运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增强观众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在“筑梦延安——延安城市建设专题展览”中,观众能一览延安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展览还以数字沙盘的形式,展示了延安新区未来的发展规划,涵盖了交通网络、生态绿化布局以及居民安置等多个方面,为参观者呈现了一个立体、动态的延安未来城市景象。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展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也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延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数十位游客在数字沙盘前驻足观看。“有数据、有画面、有感情。”延安市民刘斌说,“这里把我们延安的特色展现得非常全面。”
  延安博物馆的建成和开放,展示了延安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为延安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窗口,也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延安魅力的新去处,为新时代延安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赵茁轶
发布日期: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