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鎏金马出土真相
文章字数:1,326

现存于茂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汉鎏金马,高62厘米,长76厘米,重25.55千克,铜铸鎏金。它以“汗血宝马”为模特,是迄今以马匹为造型的出土文物中的佼佼者;曾多次远赴美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参观者的极高赞誉。
西汉鎏金马是我的家乡——陕西兴平豆马村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所以平时格外关注。近期,阅读了许多网络自媒和官方媒体关于西汉鎏金马的报道,其中存在时间、过程、人物、位置等多个不实之处。为以正视听,免得以讹传讹,于是,在夏收大忙前夕回到老家之际,抽时间采访了发现西汉鎏金马的第一人——本村第六小组村民高军田,请他详细介绍了当年发现、出土西汉鎏金马的整个过程。
1981年5月2日(星期六)下午,全村18个生产队(现称“村民小组”)组织了大约500人,在村北高干渠北面被村民称为“羊头冢”(该墓冢南大北小,形似羊头;鎏金马出土后,文物部门确认为“阳信公主墓”)附近平整土地进行“会战”。第六生产队的高军田、高跃进、高超维、高改卫、高青耀、高旭光(后面二人现已离世)为一个小组,被分在“羊头冢”正南边靠近“高干渠”的位置——高军田负责挖土,其他人进行转运虚土。
下午5点多,高军田挖土时,镢头突然被磕碰反弹了一下,震得他双手发麻。由于这种情况在挖土时经常遇到,他以为是砖块硬物,便俯下身子用手去掏,旁边土里逐渐漏出像蛇一样带着绿色的细长物,紧接着掏出了一只满身是土的青铜罐。同组的其他人见掏出了古董,都停止了转运围拢过来兴奋地帮忙。高军田慢慢掏、细心取,一会竟掏出了一匹带着湿土的金黄色立马。原来,镢头磕的那一下,是挖到了马的右臀部,那个带绿色的细长物是马的尾巴。
对挖出的文物咋办?高军田小组的成员们一时拿不出好主意,就先用土掩盖了马和罐休息了一会儿。晚上收工时,年轻的高超维肩扛着“宝贝马”,其他人抬着铜壶,六个人一块儿放进了高军田家。
“高军田挖出宝贝了!”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不一会儿在村子传了开来,村民们三五成群前来高军田家参观。全小组6人很快商定:不吃晚饭,带上干粮,将挖出金马、铜罐一事报告给茂陵文管所(现改为“茂陵博物馆”),把文物交给国家!
从豆马村去位于西北方向3公里之外的“文管所”,必经之地是道常村。高军田顺路叫上了在“文管所”做讲解员的道常村亲戚张蕊欣,一同见到了馆长王志杰(后任咸阳市文物局局长),高兴地说:“我们交宝来咧!”王馆长把来人招呼进贵宾室,了解了有关情况,随后带着相关工作人员与高军田他们一块来到了豆马村,与村文保组的许德夫、赵富学等人在高军田家里观看两件文物、研究处置方案,直到凌晨。商议之后,尊重高军田的建议,“宝贝”当晚没有带到“文管所”。为了安全,高军田将“宝贝”锁在了存放衣物的木柜里,难以入眠。第二天(5月3日),高军田又把两件心爱的文物放在自家大门外,让村民们先睹为快、一饱眼福……下午,高军田等人与“文管所”专业人员现场还原了出土过程后,把两件“宝贝”护送进了茂陵文管所。
为了表彰高军田和豆马村对文物事业的重大贡献,后来,茂陵文管所奖励高军田小组的6位村民各100元现金和一个搪瓷茶杯,奖励第六生产队和豆马村14吋黑白、彩色电视机各一台;2010年4月28日,茂陵博物馆授予高军田小组的6人“名誉馆员”,享受无限次免费进馆待遇。
发布日期: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