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立起来”“走出去”
陕西话剧尽显时代风采
文章字数:1,659
话剧《平凡的世界》演出现场。
  近年来,以《麻醉师》《柳青》《路遥》《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等为代表的陕西话剧,凭借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在全国话剧界和演出市场上赢得了高度褒扬,成为陕西文化又一新的标志性符号。“立起来”“走出去”,越来越多的陕西话剧亮相全国各地,用精彩的陕西故事、中国故事,为中国戏剧的百花园增添新的色彩,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动人魅力和时代风采。
  展现陕西话剧的独特魅力
  “近几年,在全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一些话剧来自于这块黄土地,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值得惊喜。陕西话剧人的耕耘和收获,不仅使陕西话剧在中国戏剧版图中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给予了观众审美追求方面厚重的获得感。”近日,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演艺工作委员会会长宋官林高度肯定了陕西话剧的发展。
  从悄无声息到备受瞩目,随着我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幕的拉开,沉寂多年的陕西话剧再次走入全国观众的视野。
  2015年底,以陕西方言演绎文学经典《白鹿原》的原创话剧《白鹿原》,在西安人民剧院首演。该剧甫一上演就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和市场的认可,收到第三方运营公司的邀约。自此,话剧《白鹿原》走上了商业化运营的道路,在持续8年多的全国巡演中“战绩”不菲。
  此外,《长安第二碗》《红箭红箭》《生命册》《延水谣》《面皮》等一批根植陕西厚重文化底蕴、展现时代精神、讲述百姓生活的优秀作品持续涌现。凭借扎实的创作实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陕西话剧奠定了在全国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近年来,陕西涌现出的话剧精品,无论是改编自文学经典、名家名作的作品,还是将文艺工作者、时代见证者的形象付诸舞台的作品,聚焦陕西风土人情、表现当地人喜怒哀乐、寄托他们的理想与价值追求的地域特征已然凸显。毋庸置疑,正是陕西丰厚的文学沃土赋予了陕西话剧“立起来”的底气,与时代接轨、与民族精神接轨的文化自信则是其“走出去”的勇气。
  “陕西话剧的成长让我想到了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立下不可磨灭贡献的西部电影。和西部电影一样,今天的陕西话剧人再次擎起旗帜,在话剧的舞台上耕耘,并且已经形成体系,具有独特的审美精神、审美特征。我更愿将之称为‘西部话剧’。”宋官林认为,相关机构应该就陕西话剧现象进行研究梳理,如同外国戏剧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国戏剧也应该有自己的“西部话剧”。
   高质量文艺供给满足人民新期待
  “2019年,我在成都第一次看《白鹿原》时,被深深震撼了。时隔5年再看,震撼依旧,更多了对人生的思考。”“第四遍看话剧《白鹿原》。这是我看过话剧中的NO.1。”……近日,话剧《白鹿原》再次登上张家港保利大剧院的舞台,台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再“刷”该剧的观众感慨万千。
  今年3月,已巡演8年的话剧《白鹿原》剧组再次踏上全国巡演的征程。同时,演出时长近5个小时的大型话剧《生命册》也开启了今年的全国巡演。作为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近年来的精品剧作,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生命册》等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同名话剧,演出足迹已经遍布全国近百个城市,累计演出980余场,成为陕西话剧“走出去”的坚实主力。
  “只有你们真正懂得人民,人民才能懂得你们!”西安话剧院话剧《延水谣》精彩亮相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台词深刻回应了老一辈戏剧人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提出的关于中国戏剧发展的话题。
  近年来,西安话剧院10余部剧目已经开展了30余轮全国巡演,足迹遍布全国近百个城市,累计演出近千场。无数次,落幕后的掌声响彻全场;无数次,观众热泪盈眶地讲述着自己的感动和收获;无数次,人们从这些充满精神力量的作品中得到鼓舞。正如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所说:“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要家喻户晓,更要走进观众心里。”
  演出是评价作品的一面镜子,舞台是作品价值的最终体现。
  如今,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陕西话剧”已成为引领、推动陕西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优势艺术门类,从陕西走向全国,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展示陕西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用优秀艺术成果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柏桦
发布日期: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