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峰”口已来
西安持续释放开放合作新活力
文章字数:1,531
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
  昔日长安,陆上丝绸之路起点;今朝西安,联通世界续写荣光。
  随着中国—中亚西安峰会带来的持续利好,西安对外开放的步伐在走深走实。一年来,西安与中亚国家在农业、能源、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有好消息传来;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等新业态乘势蓬勃发力;培育外贸新增长点,政府和企业积极走向“世界舞台”。
  2023年,西安市进出口3597.6亿元,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180.3%。今年一季度,陕西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额达22.7亿元,增长2.4倍,其中出口21.6亿元,增长2.6倍;进口1.1亿元,增长59.6%。
  站在“峰”口,西安释放着开放合作的新活力。
  “峰”口起飞
  西安与中亚国家合作多面开花
  “峰会的成果和效应,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一直积极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的贸易往来,希望能让咱们陕西的好产品走出去。”上个月,陕西经贸团前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考察,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菜籽油加工十强企业的石羊集团在这次考察中收获不少。
  随团的还有涉及农业、矿产、食品、物流、新能源等行业的20多家企业,大家都深深感到合作的机遇,对中亚市场的贸易、投资力度充满信心。“我们要加强同当地政府、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一位企业家表示。
  在浐灞国际港的中亚国家商品馆里,7大展区上架了包括哈萨克斯坦纯天然果汁、乌兹别克斯坦巧克力、塔吉克斯坦果泥等1000余种产品。“希望通过这个场馆,让消费者了解中亚的产品,通过经贸洽谈的方式,促进西安与中亚国家贸易往来和民心互通。”中亚互联的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2月27日,西安市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在西安国际港站揭牌运营,将助力西安港打造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二手车出口集结中心。
  今年一季度,陕汽重卡出口销量近1.4万辆,同比增长10%,中国重卡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物流运输的生力军。
  迎“峰”而上,西安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正在多面开花。
  “朋友圈”壮大紧密
  新业态迎“峰”而行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
  走进西安浐灞国际港“一带一路”电商中心,这里非常热闹,直播间的主播们正在向全球用户推广来自全国各地生产的各类精美商品,“跨境电商+直播”让好商品变得“唾手可得”。
  去年,陕西举办了“中亚云品”特色电商直播活动,吸引很多人关注。“活动提升了中亚五国特色商品的认知度和影响力,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销的方式带给国内消费者,共享中国电子商务大市场。”陕西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副处长张智平说。
  “我们通过中欧班列(西安)+海外仓+当地快递的模式,使跨境电商成本降低了一半、时效提升了一倍,带给当地消费者便捷实惠的电商购物体验。”在第七届丝博会中国—中亚电子商务深化合作圆桌会上,阿妮塔作为企业代表深有感触。
  乘势而上的新业态搭建了更多平台,让联通更有深度和广度。
   高质量走出去
  西安与“世界舞台”的对话
  培育外贸新增长点,这一年来,西安政府部门带着企业不断走出去,对话“世界舞台”。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第135届广交会上,西安交易团累计成交6.5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充分展现了西安外贸的韧性与活力。从成交的主要市场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成为主流,中亚、东盟、中东三个区域意向成交占总成交额43%。“我们今年在户外野营产品中加入了便携式储能电源、折叠太阳能板等充电补给,产品获得很多国外采购商的青睐。”参展企业西安万普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凡说。
  今年,西安企业将跟随“长安万里行”活动,继续开拓中亚等国际市场。西安商务部门将有序扩大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峰会成果落实,推动爱菊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农业合作园等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推进西安特色餐饮进中亚、进友城,落地一批“丝路长安文化餐厅”等。
  “峰”口已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西安,正在对话“世界舞台”。 轩辕杨子
发布日期: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