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启动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
文章字数:623
本报讯(记者 候思宇)为加强陕西省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近日,记者从陕西省人社厅获悉,该厅会同陕西省科协印发了《关于开展科学技术普及专业职称评审的通知》,首次启动科学技术普及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有效发挥“指挥棒”作用,开辟科普人才职业发展“新通道”。
《通知》明确,在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中增设科学技术普及专业,设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其中高级分设为副高级和正高级,对应名称依次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申报人员范围须在全省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中专职从事科普管理、科普研究、科普创作、传播推广、校外科技辅导和其他科普实践的人员,以及专业从事上述科普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同时,坚持把品德放在科普专业技术人员评价首位,将科普专业技术人员的代表性科普作品、科普展览、科普活动等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多元化评审机制,采取面试答辩、业绩展示、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立足品德、学历、资历、工作能力等条件,充分体现科普工作特点,着重评价工作业绩和业绩成果。如在研究员的评定条件中,将主持策划主题鲜明的原创大型科普展览,主持编撰且出版发行科普图书,主持编制省级以上技术标准或行业标准等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陕西是科技大省,也是科普资源大省。截至目前,全省拥有科普人员7万余人,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启动,有助于激发科普人才创新活力,提升科普人才素质能力,为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有力科普人才支撑。
《通知》明确,在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中增设科学技术普及专业,设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其中高级分设为副高级和正高级,对应名称依次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申报人员范围须在全省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中专职从事科普管理、科普研究、科普创作、传播推广、校外科技辅导和其他科普实践的人员,以及专业从事上述科普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同时,坚持把品德放在科普专业技术人员评价首位,将科普专业技术人员的代表性科普作品、科普展览、科普活动等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多元化评审机制,采取面试答辩、业绩展示、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立足品德、学历、资历、工作能力等条件,充分体现科普工作特点,着重评价工作业绩和业绩成果。如在研究员的评定条件中,将主持策划主题鲜明的原创大型科普展览,主持编撰且出版发行科普图书,主持编制省级以上技术标准或行业标准等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陕西是科技大省,也是科普资源大省。截至目前,全省拥有科普人员7万余人,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启动,有助于激发科普人才创新活力,提升科普人才素质能力,为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有力科普人才支撑。
发布日期: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