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我国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迎毕业季 学生“丝滑”入行
文章字数:1,677
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现场。
  2020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刘佳芸选择了“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当年这个专业在全国首次招收本科生。抱着对这个新专业的兴趣,她填报了志愿并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录取。经过近4年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践,她即将进入上海市养老服务协会综合事务部工作。
  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2019年10月,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等养老相关专业。2020年9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设立此专业并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今年两校共迎来近100名本科毕业生。
  专业对口 学生“丝滑”入行
  近4年来,刘佳芸的专业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先了解养老行业的概况,再系统性地学习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技巧等,还可以按照个人兴趣选修课程。
  大二和大三暑假,刘佳芸分别去了一家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和一家主营助餐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实习,对不同岗位和机构有了更多了解。对刘佳芸来说,找实习和找工作都比较顺利,“不管是我自己找还是学校推荐的单位,对方一看到我的专业是养老服务管理,首先会觉得新奇,然后认为这个专业十分对口。”
  今年三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了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专场就业实习招聘会。养老机构泰康之家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毛佳杰告诉记者,之前他就了解到这所高校的这个专业今年有第一届本科生毕业,而当天现场场面比他之前预想的更加“火热”: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机会远大于该专业第一届毕业生的数量;该专业大一到大三的同学和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等非养老专业的硕士生也好奇地前来参加招聘会,以便自己更早地了解市场上企业的招聘需求。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罗娟告诉记者,在首届32名本科毕业生中,除了个别同学选择出国深造、继续学习养老领域知识外,绝大部分同学都将进入养老行业工作。
  新专业需厚积薄发 也要与时俱进
  罗娟向记者介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从2010年左右就开始进行养老服务研究,尤其是对养老保障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这为开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奠定了基础。
  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教师陈姝君说,经过4年一轮的培养,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已经调整至比较稳定的阶段。在专业特色上,一是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设了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分阶段分主题带领学生进企业实践,邀请合作企业带着项目进课堂;二是注重国际化视野培养,与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院校和机构开展了多样化合作;三是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如艺术素养、数智素养、健康素养等。
  “我们会告诉学生,老年人也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包括精神层面对生活之美的享受。有的养老企业提出来,他们需要能将空间设计得非常美的养老建筑师,因此开设了‘生活美学’课和插花、茶艺、书法、文学欣赏等选修课。”陈姝君告诉记者,4年来该专业招生的数量正在逐年上升;未来,学院希望推进养老服务管理硕士点建设,一方面让学科体系更加完整、毕业生可以对口考研;另一方面能够培养更多更高端的专业人才。
  养老是“朝阳产业” 年轻人可大展拳脚
  谈及未来职业规划,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林佳华目标明确:“评估是养老服务的重要环节,我希望深耕评估方向,成为一名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未来可以全职或兼职从事评估工作。这个职业能测量和评估老年人能力等级、评估养老机构,也能指导居家适老化改造过程等。”有了4年的专业学习,再加上在北京和福建的实习经验,她认为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是未来市场需求更大、也更加规范化的职业。
  在教育界,随着社会上对养老行业的认识加深,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也吸引了更多学生报考。罗娟告诉记者,4年来,养老管理专业招生人数正在逐年增加,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比例也在上升。
  在罗娟看来,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养老行业的产业链变长,未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要为老年群体再细分一次,“比如在消费品方面,老年鞋的热卖就是一个例子”。她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们,未来在教育、文旅、金融、保险、医疗器械、数字平台、住宅适老化改造等领域,在养老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年轻人大展拳脚的空间”。 魏其濛
发布日期: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