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健步走是一项有门槛有技术难度的运动
文章字数:1,126
  立夏前后正是外出踏青健步走的好时节。健步走作为一种户外锻炼方式,不仅能让人们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景、放松心情,还能增强心肺功能。
  不过,健步走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一项无门槛、无技术难度的运动。一些错误的健步走习惯会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出现骨骼、肌肉系统的损伤。
  膝关节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范围远大于健步走,下蹲时膝关节的活动角度可以达到130-140度,而健步走时其活动角度通常在0-40度之间。在这个相对较小的活动范围内,只有负重区的软骨是相互接触的,而大部分软骨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营养交换。
  因此,尽管健步走对于关节健康有一定好处,但步数过多好处并不会增加,反而可能会增加软骨负担导致过度磨损,从而对关节造成损伤。所以,我们应该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行走带来的潜在风险。
  正常走路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的步频是每分钟走80-100步,健步走的步频稍微快一些,大概在每分钟100-120步,步幅也更大。
  按照每次健步走30-40分钟,步频每分钟100-120步计算,每次健步走的步数在6000步左右较为适宜,既达到了锻炼效果,又不会造成运动损伤。
  健步走时,摆臂动作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在进行健步走或跑步时,我们身体的重心会不断发生变化,需要通过摆臂来辅助维持身体的平衡。
  特别是在健步走锻炼中,由于步幅和步频相对于正常行走都有所增加,身体的平衡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增加摆臂的幅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身体平衡,确保走得更稳。同时,摆臂还可以有效地锻炼上肢和背部的肌肉,进一步提升健步走的锻炼效果。
  然而,有些人在健步走时可能会过于晃动手臂,认为这样可以增加运动量或锻炼上肢。但实际上,如果手臂的摆动幅度过大,不能与步伐保持协调一致,反而可能影响健步走的锻炼效果。因此,在健步走时,我们应该注意保持摆臂的自然协调,确保手臂的摆动与步伐相配合,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正确健步走,需要掌握以下姿势要点:抬头挺胸,肩膀往后舒展;上半身挺直,尽量向上伸展脊柱;手臂前后自然摆动,幅度适中;臀部发力,带动腿部向前;姿势不要太刻意和僵直,手臂放松,让手腕自然地前后摆动,大腿、小腿自然用力,不容易疲惫。
  良好的运动装备支撑和保护对健步走非常重要。在选择健步走穿的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鞋底需要有一定厚度和弹性;鞋帮要有一定支撑力;足弓部要有支撑;鞋前掌要薄、软。
  此外,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热身。
  健步走时还要注意以下事项:选择安全、平整的道路健步走;穿合适的衣裤,衣物尽量选择易干、吸汗的材质;不要在饥饿或饱餐后马上健步走;尽量避开日间高温、寒冷的时间;出汗多时适当补充水和盐;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止,应逐渐减慢速度;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要医生评估后才能进行运动;健步走时,如果出现持续加重的不适感觉,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梅宇
发布日期: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