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鸡凤翔“353”模式推进“人社工作进园区”
文章字数:1,619
今年以来,宝鸡凤翔区人社系统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抓手,聚焦园区企业需求,查找工作堵点难点,强化精准服务理念,探索“353”工作模式,延伸服务触角和经办链条,创新服务载体,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全面落实惠企政策,扎实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工作,助推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三个机制”,画好服务园区“同心圆”。建立专班推进机制,上下协同发力。成立“人社工作进园区”工作专班和政务服务、用工保障及技能提升、人才支持、社保经办、劳动关系5个合力组,形成了“专员对接、专班分办、合力组攻坚”的工作机制,推动“人社工作进园区”有序开展。建立领导包联机制,强化对接联系。选派精兵强将担任人社服务专员,与企业联络员常态对接,建立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和措施清单“三张清单”,定期掌握园区企业阶段性生产重点和人社服务需求。建立专员服务机制,问需纾困解难。在产业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设立“人社服务专员”,推行人社服务专员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不定期到企业开展专员、政策、服务“三个进入”活动,深入企业“问发展送服务、问需求送政策、问困难送帮扶”走访调研,及时掌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和办事举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社保障。
实施“五大行动”,搭好服务园区“连心桥”。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维护企业主体稳定。聚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制定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岗扩岗。先后为全区100余户企业,3000余名职工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保费238.91万元,发放失业金278人51.29万元,代缴医保费278人9.9万元,积极助力企业发展。实施“招才引智助企行动”,抓好用工服务保障。深入落实人社部门对口合作协议,在劳务协作、人才交流、劳务品牌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全力推进园区企业缺工单位用工保障机制落实,动员有用工需求的10余户园区企业参加了省市区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16场次,千方百计解决园区企业“招工难”问题,努力帮助企业用工和重点群体就业“双赢”。实施“人社政策找企业行动”,应势帮扶精准推进。针对企业诉求,建立入企“讲”、集中“宣”、会议“谈”、专题“培”、数据“跑”、资金“帮”的服务链条,加强政企联动,提高工作质效。积极解决企业难题,切实落实“联”的责任、“纾”的办法、“帮”的义务,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全要素服务企业机制。实施“和谐同行提升行动”,营造良好用工环境。积极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提升行动,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等单位借助日常巡查,劳动争议案件、工伤案件调查,动员参保扩面等工作,面对面讲解人社政策,现场解答疑难问题,推动人社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实施“人社服务快办帮办行动”,提速惠企政策落实。持续深化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提升行动,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发挥人社服务专员作用,帮助企业打包办、提速办,让数据“多跑路”,加强“网上办、掌上办”,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
强化“三项举措”,当好服务园区“贴心人”。强化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本领。常态化开展人社系统“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坚持固定日学习制度,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人社业务相关政策法规,营造学政策、钻业务、强技能、优服务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作风过硬,本领过硬的人社队伍。强化政策宣传,提高服务效能。当好政策惠企的“宣讲员”,常态化入企“问需、问策、问难”,广泛宣传人社惠企利民政策和便民服务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促进“人社工作进园区”取得实效。强化行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以细化实化项目化的措施在人社干部进园区、人社政策进园区、精准服务进园区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内部流程,减少佐证材料,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高效,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厘米”,不断提升智慧人社便民服务水平,切实为办事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企业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通讯员 张智国 王晓凡
建立“三个机制”,画好服务园区“同心圆”。建立专班推进机制,上下协同发力。成立“人社工作进园区”工作专班和政务服务、用工保障及技能提升、人才支持、社保经办、劳动关系5个合力组,形成了“专员对接、专班分办、合力组攻坚”的工作机制,推动“人社工作进园区”有序开展。建立领导包联机制,强化对接联系。选派精兵强将担任人社服务专员,与企业联络员常态对接,建立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和措施清单“三张清单”,定期掌握园区企业阶段性生产重点和人社服务需求。建立专员服务机制,问需纾困解难。在产业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设立“人社服务专员”,推行人社服务专员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不定期到企业开展专员、政策、服务“三个进入”活动,深入企业“问发展送服务、问需求送政策、问困难送帮扶”走访调研,及时掌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和办事举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社保障。
实施“五大行动”,搭好服务园区“连心桥”。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维护企业主体稳定。聚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制定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岗扩岗。先后为全区100余户企业,3000余名职工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保费238.91万元,发放失业金278人51.29万元,代缴医保费278人9.9万元,积极助力企业发展。实施“招才引智助企行动”,抓好用工服务保障。深入落实人社部门对口合作协议,在劳务协作、人才交流、劳务品牌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全力推进园区企业缺工单位用工保障机制落实,动员有用工需求的10余户园区企业参加了省市区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16场次,千方百计解决园区企业“招工难”问题,努力帮助企业用工和重点群体就业“双赢”。实施“人社政策找企业行动”,应势帮扶精准推进。针对企业诉求,建立入企“讲”、集中“宣”、会议“谈”、专题“培”、数据“跑”、资金“帮”的服务链条,加强政企联动,提高工作质效。积极解决企业难题,切实落实“联”的责任、“纾”的办法、“帮”的义务,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全要素服务企业机制。实施“和谐同行提升行动”,营造良好用工环境。积极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提升行动,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等单位借助日常巡查,劳动争议案件、工伤案件调查,动员参保扩面等工作,面对面讲解人社政策,现场解答疑难问题,推动人社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实施“人社服务快办帮办行动”,提速惠企政策落实。持续深化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提升行动,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发挥人社服务专员作用,帮助企业打包办、提速办,让数据“多跑路”,加强“网上办、掌上办”,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
强化“三项举措”,当好服务园区“贴心人”。强化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本领。常态化开展人社系统“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坚持固定日学习制度,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人社业务相关政策法规,营造学政策、钻业务、强技能、优服务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作风过硬,本领过硬的人社队伍。强化政策宣传,提高服务效能。当好政策惠企的“宣讲员”,常态化入企“问需、问策、问难”,广泛宣传人社惠企利民政策和便民服务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促进“人社工作进园区”取得实效。强化行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以细化实化项目化的措施在人社干部进园区、人社政策进园区、精准服务进园区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内部流程,减少佐证材料,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高效,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厘米”,不断提升智慧人社便民服务水平,切实为办事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企业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通讯员 张智国 王晓凡
发布日期: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