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扮靓乡村促发展
靖边:集体经济“金钥匙” 打开农民“致富门”
文章字数:1,135
  春日的靖边县周河镇,天朗气清,欣欣向荣。漫山遍野的核桃树苗郁郁葱葱、迎风招展;“溜达鸡”在绿荫下成群活动、自在觅食;机器穿梭在工地上开足马力、有序施工……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周河镇坚持“党建统产业,产业促党建”的发展思路,通过组建成立“联合党委”,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不断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增收”。
  小核桃大产业
  “我们村核桃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品种少、规模小、生产条件差,难以发展壮大。”周河镇巡检司村党支部书记郭振军介绍,“近年来,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平整改良,打通生产道路,配套基础设施,核桃种植规模达到了8000余亩,亩均收入达到3000多元,群众收入大幅增加。”
  周河镇成立镇股份经济联合总社,依托资源禀赋,集中力量发展“千亩核桃产业园”。在核桃产业壮大的同时,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建成核桃加工厂1处,发展果品深加工,衍生出核桃仁、核桃油等产品,增加核桃的附加值,提高产品利润。该镇还打造了育苗基地1处,培育核桃、山楂、油松等苗木,畅销周边地区。
  此外,该镇提出“政府管护、群众受益”的发展方式,为种植管理技术薄弱的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对即将挂果的苗木实施免费管护,确保树苗高质量成长,每年受益群众50余户。
   “溜达鸡”促增收
  周河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负责人冯俊贵是个细心人,他发现市场上对“土鸡”“土鸡蛋”等原生产品需求旺盛,经过镇党委调研考察,提出发展林下经济的方案,通过利用不断壮大的林地资源,发展生态养鸡业,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方案提出后,周河镇迅速行动,选定两处适合生态养鸡的林地,建设了生态养鸡基地。两处基地占地近200亩,为5千羽肉、蛋“溜达鸡”提供了充足的室外活动场地。“溜达鸡”在林下自由活动,觅食自然食物,增加了鸡的活动量,保证了鸡肉和鸡蛋的品质。
  周河镇的生态养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办企业促就业
  “村上挣不到钱,出去打工又没办法照顾家人。”这一窘境让巡检司村村民赵成飞左右为难,这也是很多周河镇人共同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周河镇以各个村集体为股东,投资成立了华晨商贸股份有限公司,购买挖沟机等生产工具,通过承包当地企业工程,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规模,也鼓起了村民的腰包。“自从开上挖沟机,一个月能挣1万多元,还不耽误家里的事情,镇上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好饭碗’。”赵成飞说。
  周河镇华晨商贸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为乡村振兴和村民福祉注入了新动能。 白凌燕 杨涛 刘耀励
发布日期: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