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把更多陕西元素带向土耳其
文章字数:1,489



初见许春,她充满异域风情的打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知她是土耳其华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一切的不同寻常便有了答案。
2018年,因为演艺和土耳其结缘,成为许春人生旅途的一个分岔口。从此,她开始频繁往返于两国之间,努力推动两国民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
越上年纪越觉得家乡好
有些人的人生,就像是一个传奇,许春就是如此。从纺织女工到艺术馆馆员、中国音乐学院学生、“潮头逐浪”的“深漂”演艺人员,再到土耳其华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62岁许春的人生写满了“挑战”二字。
上世纪90年代初,许春从铜川市艺术馆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歌剧专业,开启了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旅程。毕业后,她毅然奔赴当时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成了一名“深漂”。多年后,再说起当年的经历,言语间还能感受到许春当年的青春豪气。“那些年,因为工作关系,我几乎走遍了全国。”许春说。
时光慢慢流向千禧年,因为女儿在西安读书,许春也回到西安定居。不过,彻底安定下来,也是最近两年。“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年纪大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人越上年纪会越觉得家乡好!”
前些年,许春每年有一大半时间都在土耳其。她说:“土耳其三面环海,全年气温都很适宜。但也许是越上年纪越想家,对故乡的思念一天天变得强烈。”
艺术为媒 结缘土耳其
大家都知道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但在土耳其,儿童节是每年的4月23日,被称为“国家主权与儿童日”。许春和土耳其的缘分,就是从2018年的土耳其“国家主权与儿童日”庆祝活动开始的。
“每年的4月23日,土耳其都会举行大型庆祝活动,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少年儿童共同庆祝。”许春说:“也是机缘巧合吧,当时我正在延安,我想最能代表延安特色的就是安塞腰鼓了,于是就组织延安的孩子们把安塞腰鼓表演带到了土耳其。”
许春说,他们的节目被安排在了第一个。虽然大家语言不通,但艺术是相通的。安塞腰鼓欢快奔放的步伐、英武灵活的旋转、高亢激烈的鼓点,给土耳其人民和媒体留下了非常震撼、深刻的印象。“第二天土耳其当地报纸还进行了报道,一个版面上9张图,6张都是我们!”现在说起来,许春仍然充满自豪。
在土耳其的这次崭露头角,为许春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之后,她加入土耳其华商会,在推动文化交流方面有了更大的舞台。2022年,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西安举办,许春就通过土耳其华商会推荐了两部土耳其电影来参加展映。许春说:“我是做演艺出身的,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两国在民间文化演艺方面有更多交流。”
把更多陕西的特产、技术带出去
在铜川耀州瓷产地长大,许春对耀州瓷有一种特别的偏爱。采访中,她提到了一件让自己特别得意的事情。“有一次,我们华商会给土耳其贵宾赠送礼物,我就选了耀州瓷的茶罐,装的也是咱陕西的茯茶,都是很有陕西特色的东西!”许春说,“果然他们很喜欢这些礼物,告诉我这对他们来说很有意义。”
“能通过我的努力,将家乡的东西展示给土耳其,这是让人特别有成就感的事。”许春说,每当向土耳其朋友介绍起自己的家乡都很自豪,也一直尽己所能推动土耳其和陕西、西安有更多往来。
在土耳其华商会的推动下,去年5月,中欧班列(土耳其—西安)货运代理协议在西安签约。去年9月,西安市代表团赴土耳其、罗马尼
亚两国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其间,西安—伊斯坦布尔经贸合作暨中欧班列(土耳其—西安)交流对接会上,也有许春和土耳其华商会的身影。
丰富的经历,让许春足够从容、内心足够强大,而这份从容和强大,又反哺了她的人生。也是这份心灵上的积淀,让她能更从容地看待目前做的事。“推动陕西和土耳其的民间交流,我们做的事很实在,只是需要时间慢慢沉淀。希望假以时日,我们的努力能开出更加娇艳夺目的花朵!” 刘雪妮
发布日期: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