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紫阳: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1,136

  近日,由安康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开展的“牢记嘱托担使命 踔厉奋发向未来”系列新闻发布活动走进紫阳县。省市20余家媒体记者集中采访,共同见证紫阳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走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统筹推进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抓项目稳增长,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招商引资闭环管理、扁平化推进机制,望山康养民宿等63个项目投产运营,实施绿色工业倍增计划,各类经营主体总量首次突破3万户,坚持每周“亲商助企日”等机制,惠企纾困,各项指标全面提升、持续趋优,经济运行迸发强大韧性,全县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建链群强龙头,特色产业积蓄新动能。加快推进富硒食品、秦巴医药、生态旅游、修脚足浴等“4+3”重点产业链建设,2023年实施产业链重点项目122个,总投资超过51.37亿元。坚持富硒茶首位产业不动摇,茶叶产量产值同比双增,紫阳富硒茶成为第十四届全运会官方特许商品、中国—中亚峰会接待用茶等,“紫阳味道”三产融合发展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园,富硒茶香宴获评“安康市名宴”。焕古贡茶古镇、蒿坪千亩茶海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紫阳修脚协会获职业技能鉴定资质,“紫阳修脚师”入选全国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
  抓融合促振兴,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坚持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大力实施“美丽县城、品质提升”行动,县城品质日益提升、镇村环境明显改善。西安—紫阳—达州“复兴号”动车组开通,国道541紫阳段全线贯通,紫岚高速纳入陕西省综合立体交通规划,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统筹推进污染防治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常态落实“三个三”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撬动劳务品牌链式效应”入选人社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乡村振兴迈出新的步伐。
  争先进创一流,创新开放迸发新活力。成功创建紫阳高新区、铭鑫潮玩等一大批优质企业落地投产。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农业产业科创中心、富硒茶产业人才孵化调度中心建成投用,“数字紫阳”智慧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蒿坪镇被认定为省级科技示范镇。县镇村政务服务实现全覆盖,政务服务“三个三”推进便民利企经验获评陕西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作为2024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
  惠民生守底线,社会治理焕发新气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023年返乡创业经验在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现场会交流发言。教育、医疗、文化“三个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被陕西省政府授予“双高双普县”、全省非遗特色示范县,蒿坪卫生院被国家卫健委通报表彰,乌(铁)陶制作和郑氏修脚两项传统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全市首个县域社会治理中心,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省级“平安县”等称号,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陈涛
发布日期: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