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糖饮料“续命”的年轻人 你将如何拥有健康未来?
文章字数:1,109
每天一瓶“快乐水”、靠奶茶“续命”、每周需要一点糖分……如
今,咖啡、奶茶等饮料品种繁多,花式吸引着消费者的味蕾。
日前,记者面向广大消费者开展了一次关于日常饮料喜好的问卷调查。平时喝加糖饮料的频率?你认为的“无糖”是什么意思?你会考虑戒含糖饮料吗……饮料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那么“饮料时代”将有怎样的未来?
“必备”吗?
超过50%的年轻人靠饮料“续命”
在256份问卷调查中,仅有11%的消费者表示“不喝饮料,只喝水”,而上述前四类饮料分别占比超过40%,备受消费者欢迎。对于喝饮料的频率,“几乎每天,靠饮料‘续命’”“一周2-5次,不喝心痒痒”占比加起来超过50%。
从问卷结果来看,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大部分仍然主要考虑是否喜欢饮料的口味。在价格合适、健康影响较低的情况下,社交场合的需求也成了消费者选择饮料的一大原因。
在所有受访消费者中,接近六成表示不会考虑戒饮料,而在不到三成表示以后愿意戒掉饮料的消费者中,在“3-5年内”和“5-10年后”戒饮料的人群分别占比22%。
太快乐?
糖过量将引发健康问题
“饮料现在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也是快乐的一部分。”了解到调查结果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敖建坦言,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已经习惯生活中离不开饮料,要戒掉它确实有点困难,那么就一定要控制摄入量。
记者走访超市看到,如今市面上销售的许多饮料不仅含蔗糖或含有代糖,也有一部分饮料的配料表中确实没有添加任何糖或甜味剂。
“部分‘无糖’饮料不含蔗糖但可能含有果糖,过量摄入可能诱发高尿酸血症,进而增加痛风、泌尿系结石、肾结石发生的可能性。”关于摄入过量含糖饮料所带来的健康风险,敖建列出了一系列问题:“首先,糖乃肥胖的重要源头,而饮料中的大量糖分,会导致身体热量、糖分严重超标,一旦消耗不掉,就会增加体重导致肥胖。过量摄糖还可能引起代谢紊乱,导致血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引发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审慎对待饮料!
营养专家呼吁多喝白水和淡茶水
近年来,全球含糖饮料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多项研究表明,含糖饮料高消费会导致肥胖、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8.4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有研究表明,无论运动水平如何,每周喝超过两份含糖饮料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
“既然大家的生活离不开饮料,那么就应更审慎对待饮料。”敖建建议,减少摄入量是第一步,从量上着手,逐步减少含糖饮料的消费。此外,加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的,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消耗多余的热量,从而抵消部分饮料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选择饮料时,可以多关注其成分。对于防腐剂或添加剂使用较多的饮料,应减少摄入量。建议多查看成分表,选择配料干净、添加剂较少的饮品。 朱嘉乐
今,咖啡、奶茶等饮料品种繁多,花式吸引着消费者的味蕾。
日前,记者面向广大消费者开展了一次关于日常饮料喜好的问卷调查。平时喝加糖饮料的频率?你认为的“无糖”是什么意思?你会考虑戒含糖饮料吗……饮料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那么“饮料时代”将有怎样的未来?
“必备”吗?
超过50%的年轻人靠饮料“续命”
在256份问卷调查中,仅有11%的消费者表示“不喝饮料,只喝水”,而上述前四类饮料分别占比超过40%,备受消费者欢迎。对于喝饮料的频率,“几乎每天,靠饮料‘续命’”“一周2-5次,不喝心痒痒”占比加起来超过50%。
从问卷结果来看,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大部分仍然主要考虑是否喜欢饮料的口味。在价格合适、健康影响较低的情况下,社交场合的需求也成了消费者选择饮料的一大原因。
在所有受访消费者中,接近六成表示不会考虑戒饮料,而在不到三成表示以后愿意戒掉饮料的消费者中,在“3-5年内”和“5-10年后”戒饮料的人群分别占比22%。
太快乐?
糖过量将引发健康问题
“饮料现在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也是快乐的一部分。”了解到调查结果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敖建坦言,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已经习惯生活中离不开饮料,要戒掉它确实有点困难,那么就一定要控制摄入量。
记者走访超市看到,如今市面上销售的许多饮料不仅含蔗糖或含有代糖,也有一部分饮料的配料表中确实没有添加任何糖或甜味剂。
“部分‘无糖’饮料不含蔗糖但可能含有果糖,过量摄入可能诱发高尿酸血症,进而增加痛风、泌尿系结石、肾结石发生的可能性。”关于摄入过量含糖饮料所带来的健康风险,敖建列出了一系列问题:“首先,糖乃肥胖的重要源头,而饮料中的大量糖分,会导致身体热量、糖分严重超标,一旦消耗不掉,就会增加体重导致肥胖。过量摄糖还可能引起代谢紊乱,导致血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引发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审慎对待饮料!
营养专家呼吁多喝白水和淡茶水
近年来,全球含糖饮料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多项研究表明,含糖饮料高消费会导致肥胖、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8.4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有研究表明,无论运动水平如何,每周喝超过两份含糖饮料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
“既然大家的生活离不开饮料,那么就应更审慎对待饮料。”敖建建议,减少摄入量是第一步,从量上着手,逐步减少含糖饮料的消费。此外,加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的,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消耗多余的热量,从而抵消部分饮料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选择饮料时,可以多关注其成分。对于防腐剂或添加剂使用较多的饮料,应减少摄入量。建议多查看成分表,选择配料干净、添加剂较少的饮品。 朱嘉乐
发布日期: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