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初心如磐
——著名秦腔演员杜仓元印象
文章字数:4,132
  ■韩健
  著名秦腔演员杜仓元兄长我几岁,与之结识之后,十分敬重其为人以及对秦腔花脸艺术的执着追求,见面不叫“杜老师”不搭话,他则总是微笑着一句一个“兄弟”称呼着,就这样,延续了二十多年……
  杜仓元出生在陕西省宝鸡县(今宝鸡市陈仓区)一户农家,1972年,他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考入宝鸡县人民剧团培训班12人中的一个。熟悉秦腔的人都了解,在秦腔发展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班社——新汉社,班中名角云集,且先后培养出许多日后在西北五省秦腔界享有盛誉的名角,宝鸡县人民剧团就拥有自新汉社毕业的李新纪、高新岳等名角。杜仓元有幸考入这样一个艺术表演团体,如鱼得水,使他在迈入秦腔表演行列的初期就得到了规范的训练。培训班的授课老师有郭金元、王新虎、夏小兰等,其中郭金元老师系毕业于北京中华戏曲学校、与储金鹏、李金鸿等京剧名家同科的高材生,王新虎老师则毕业于新汉社。在这些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杜仓元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由于其练功刻苦努力,得到各位老师的青睐,老师们都愿意把自己的技艺向他这个少年郎倾囊而赠,王新虎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他,还特意将他推荐给了自己的师兄——天水市秦剧团的花脸名家米新洪,为此,杜仓元特地赶赴天水,吃住在剧团,向米新洪老师学习了他的代表作之一的《五台会兄》。在老师们的培育下,在他的刻苦努力下,杜仓元很早就成为宝鸡地区秦腔舞台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其影响很快超越当地,波及到了咸阳、甘肃等地。“千生万旦,一净难求”说的就是戏曲演员中花脸行当人才匮乏这一普遍现象,因而,当杜仓元以《打孟良》《反长沙》《铡美案》《黄河阵》《五台会兄》《黑叮本》《下河东》《金沙滩》《银屏挂帅》等剧目中的出色表现赢得广泛赞誉之时,宝鸡地区之外的院团也纷纷向其投来了橄榄枝。1995年,当他顺利调入西安市五一剧团之后,又得到了花脸名家李买刚老师的悉心传授,成为其门下一位出色的传人。
  中国戏曲行当具有独特的装扮,有其令观众一目了然的特色,也有容易陷于“千人一面”窠臼的局限性。优秀的戏曲演员,往往都是于行当特色之中深入研究人物之个性特点,并充分运用“四功五法”,使人物的个性得以凸显,以同一行当的不同人物来向观众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杜仓元就是这样一位优秀演员。看他的演出,往往使人忽视了这个“熟人”的存在,而是深深地被他所塑造的人物所吸引,为之倾倒。比如他扮演的几个代表性人物:《周仁回府》中的严年,《游西湖》中的贾似道,《反长沙》中的魏延等,无不是在秦腔花脸行当中又闪现着他细腻处理之后迷人光彩。他扮演的严年,无论是出场的步态、对话的语气,还是随之变化的神情,突出的是人物仗势欺人、强取豪夺、肆无忌惮的狂傲之气,而对于手势、扇子的指、舞、开、合,于傲气中夹杂了野性,动作看似大,身份却因之而“小”了几许;而他扮演的贾似道,比之严年,动作看似相对较小,但因其沉稳,身份感更“大”了几分。一样的肆无忌惮,严年更外在,贾氏更内敛;一样的凶残,严年更疯狂,贾氏更狠毒。“游湖”一场,与裴生等人的舟船相撞,“我想三大学生乃是皇家大学生,容尔一次也就是了。”语气较为平和,并未因系架子花脸行当的人物而刻意突出行当常见的念白语气。待发现李、裴二人隔船眉目传情之时,强压怒火,拈须凝神,留意观察,见李目送裴时,低声叫道:“慧娘!”音低而声寒,观众几乎能听到其磨牙嚼齿之声,令人不寒而栗。至“杀妾”一场,无论是与李的对话,还是突然挥剑将李砍杀的动作,再至令贾化先将首级装匣,再唤其他侍妾出房观看的行为,其心之毒,其意之狠,均存在于杜仓元扮演的贾似道那看似并不繁复的神情、动作之中,无张牙舞爪之势,却似强弓硬弩,击碎人心。特别是令侍妾开匣观看的几句台词,他发出的语气显得十分平和,不过是一般化的吩咐,却于这样充满血腥气的特殊戏剧情境之中,使此时的舞台充满了肃杀之气,人物虽偏居一隅,但毕竟是一朝巨擘的身份气质一览无遗;他扮演的魏延,出场如下山之虎,与迅捷中体现人物心境,待见到黄忠被绑赴法场,突出的则是内心的焦虑,而当这份焦虑被带至韩太守帐前时,内心虽急,但毕竟有身份尊卑之分,他的表演有了几分收敛,然而其神情、步态仍能令观众感受到其内心的焦躁不安。去而复返之后,语气中的不满情绪随着语速逐渐加快,把观众带入到了一个即将剑拔弩张的戏剧情境当中,而杀了太守之后仍反复砍杀其首级,则充分揭示了这一人物特有的鸱枭豺豹之性。
  他从不肯令自己的表演陷入“照葫芦画瓢”的陈腐窠臼之中,在充分理解剧本提供的文字基础并深刻领会导演对于全剧的把握以及对人物所定基调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思人物所思,想人物所想,并在戏曲表演艺术的海洋中寻觅相应的表现手法,因而在杜仓元所扮演的每一位戏曲人物身上,充满着他深层次理解之后的情感倾注,充满着脸谱差异基础上的性格差异,是人物、戏情、戏理、技巧等有机融合之后的精美展现。在折子戏《引路》中,他扮演的判官,就曾得到著名剧作家胡文龙老师的高度评价:“杜仓元塑造的判官,有思想,有感情,爱憎分明,逼真传神,栩栩如生,使人感到亲切,堪敬,产生美感。杜仓元在《引路》中出色地完成了角色创作,成功地塑造一个威严雄浑,伸张正义,秉公执法而又富有人情味的活判官舞台艺术形象,给人们以艺术美的享受,观众无不为他精湛而独特的表演技艺叫好,倾服。”(胡文龙:《摄人魂魄 魅力无穷——谈杜仓元在<引路>中扮演的判官》)
  杜仓元从不因扮演角色的大小、戏份的多寡来决定自己的付出,他总是十分重视每一个创作戏曲人物的机会,总是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在每一个出演的角色身上,尽最大能力让角色闪烁着他个人的理解和演绎方式的夺目光彩。即使是一些配角,他的这些表演特点依然能清晰可见。他扮演的《打镇台》中的李庆若,出场如出林之狮,然其毕竟是八台总镇,与他在《下河东》中扮演的呼延赞出场相比,动作幅度明显小很多,但是,其横鞭掀髯之态,仍能让观众感受到其满怀杀子之恨的心态。他在《孙安动本》中扮演徐龙,其与呼延赞均为直率、豪爽的少年,然因其与呼延赞报仇心切的心理活动不同,其上殿的目的是保本救人,因而语气、动作虽颇具架子花脸的特色,却刚而不暴,怒而不蛮,据理力争,层层递进,最终慑服君王达到救人的目的。杜仓元演来,丝丝入扣,层次分明。
  杜仓元擅演做功戏,却从不卖弄“强项”,十分注意根据人物身份对表演的身段、动作精心地选择、取舍,如他扮演的《铡美案》中的包公,更注重人物刚直不阿、秉公断案的性格特点,不刻意去添加抖袖、理髯之类的动作,动作虽少,却丝毫不影响人物气势的展示,于沉稳中显庄重,于“留白”中显匠心。
  在生活中,他总是给人温和、敦厚的感觉,既尊敬师长,又团结同行,说话语速不快,语气不急,娓娓道来,令人很有如沐春风之感。这样的性格,生活中是极易相处的,同时由于其出色的业务能力,使他在不到三十岁时即担任了县剧团业务团长之职。调入西安市五一剧团之后,很快又担任了演员队队长职务直至退休,这都是他为人处世的风格、能力和业务水平所赢得的信任和尊重。然而,窃以为,这样的性格,在戏曲院团中很容易因事事“先人后己”而多少有些“吃亏”,毕竟舞台那一点台心是需要“竞争”一番的。他的凡事以大局为重的理念,不仅使他曾因剧团演出需要而跨越行当出演丑角,还使他的艺术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以“绿叶”来映衬他人。这些虽然为他在业内赢得了口碑,也使他缺失了向艺术巅峰攀登的一次又一次机会。他在从艺数十年中演出过50多本(折)戏,获得过文化部精品折子戏调研一等奖及省市大赛诸多一、二等奖,还曾随西安市艺术团出访韩国,将自己精湛的表演留在了异国他乡的舞台,但是,以我对他表演艺术的了解,他还是有诸多潜力可挖的,《黑旋风李逵》《将相和》《盗御马》这样的“大男主”的花脸名剧,他是绝对能够胜任的。假如他能获得机会排演这些剧目,那么,在他自己的花脸人物画廊中,又将增添几个甚至十几个令人难忘且能够流传后世的经典人物形象。可惜,愿望只是愿望,他不得不根据体制改革的政策提前退休了,那一年,他不过46岁……
  退休之后,他先后在西舞秦腔剧院和淳化县人民剧团参加演出,不仅演出了常见的传统剧目,还参加了几出新编现代戏的创作,塑造了几个淳朴的人物形象。同时,他加入了陕西省企业秦腔文化促进会,在文企联合、弘扬秦腔艺术的道路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还因他一贯认真的工作态度,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
  “梨园脸谱非始今日,盖自金元已然。盖脸谱为旧剧一种化妆术,所以表示各种人之外表,且以透视其性格者也。历史上许多忠奸坚愚之容貌性格,经脸谱为之分别规定,而皆能充分表现,此实为旧剧精义所在,具有高等艺术之作用。至脸谱之笔触与色彩,又均有美术意味,……”(聊公:《脸谱平议》)在色彩斑斓的戏曲舞台上,脸谱艺术既能与服装等同样起到美化特定戏曲人物的作用,又是特定人物独特性格的外化。正是由于生活中“百人百性”,戏曲的脸谱也呈现出千变万化之态,用以展示人性的复杂与多变。可以说那些色彩与线条的组合是戏曲人物灵魂的映射。杜仓元与他的花脸同行一样,也是在入行以后由演出前老师给勾画逐步发展到自己勾画。外人不了解的是,在脸上画与在纸上画是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从小学的是在立体感极强的脸上勾画,改在平整的纸张上勾画,需要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有很多花脸演员至今也不会在纸上画脸谱。所以说,当杜仓元退休后有志在纸上画就色彩、形态各异的戏曲脸谱时,他又走上一段新的“学艺”“钻研”之路。在这条路上,同样是“塑造”特定人物,却只有规范,没有鲜花和掌声。他数十年如一日,终于使自己的笔下诞生了一幅又一幅栩栩如生的脸谱画卷。其作品于2013年在首届中华戏曲脸谱书画艺术节大展中荣获最佳作品奖,作品被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收藏。部分作品还被原中国剧协主席、京剧名家尚长荣先生收藏,尚先生还专门为其题字“杜仓元戏曲脸谱艺术”。
  欣闻他打算将自己绘制的脸谱结集出版,更为他数十年心无旁骛努力的结晶有机会与广大戏曲爱好者见面而由衷的为他高兴。
  已过花甲之年的杜仓元既有叱咤秦腔舞台、留下令观众至今难忘的典型人物的辉煌,又将迎来色彩斑斓的数百幅脸谱画卷的面世,这是他从艺数十年初心如磐、痴情不改的艺术成就,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位默默耕耘的秦腔人继续呈现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发布日期: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