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定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夯“耕”基添“地”气
文章字数:769
  高标准农田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当前正值春耕春播的大好时节,定边县抢抓时机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向土地要“效益”,在田间地头提“产能”,按下粮食生产“快进键”。
  走进安边镇王寨子村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大型机械开足马力,正在抓紧进行平整地垄、除埂填沟等作业,工人们正加紧铺设着灌溉管道,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与此同时,白泥井镇、砖井镇等多点位同时开工,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进度。
  今年定边县共实施高标准农田4万亩,对土壤实施改良、新建灌排渠道等,打造一批集中规整、生态有机的高品质农田。望着纵横交错的新挖沟渠,听着隆隆作响的机器轰鸣,王寨子村村民屈彦斌对今年春播已有了盘算。“今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涉及我们家70亩,以前的旱地变现在水地,我就准备种高粱、玉米,这我很有信心。”
  有了“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像屈彦斌一样的当地农户干劲更足了。受限于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多年来,定边县大多像安边镇一样的农田亩产低,人工种植压力大,收入低,改造后的农田,可实施智能化灌溉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今年在安边镇共实施高标准农田224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实现了精准灌溉,提升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增强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实现农产品单产提升,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保障了粮食安全。”安边镇副镇长樊虹说道。
  安边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只是定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定边县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方面内容,通过新建、改造、扩建等方式,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节水灌溉有机结合,使“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
  据了解,实施改造过的高标准农田都能够达到高效节水灌溉水平,基本增产的效益都在150公斤以上,农民的亩收入就可以增加到300元以上,节劳能够达到40%以上,节水、节肥、节电能达到20%以上。
  通讯员 卢云云 白泓渊
发布日期: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