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门口的社区生鲜店 多起来了
文章字数:1,485
社区生鲜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社区居民方便快捷地买到生鲜,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如今,百姓家门口的“菜篮子”社区生鲜门店越来越多了。社区生鲜市场需求怎样?如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记者进行了探访。
方便实惠,家门口的“菜篮子”受到百姓欢迎
一大早,浙江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桃花湖社区居民吴银花从社区生鲜店走出来,手里拎着好几袋新鲜蔬菜:“以前我都要赶往较远的菜市场买菜,现在方便多了,出门抬抬腿就到了社区生鲜店,店里菜品很全,价格实惠,大家都爱来。”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认为,随着我国居民追求更高品质生活,人们对生鲜产品的新鲜度、安全性、便利性有了更高要求,社区生鲜市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发展趋势。
在江西南昌市西湖区谊品生鲜兰宫路店,货品琳琅满目。“我们根据社区分布、人口疏密等标准选址设店,根据区域内人口结构特征进货,满足不同人群的购买需求。目前,在南昌已经开了40余家店。”江西省谊品弘科技有限公司外联部负责人李明刚说。
在四川成都市锦江区宏济新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4家社区生鲜店,每家人气都很旺。“大家图的就是方便,在家门口就能买齐不同菜品。”严中明是菜园地生鲜超市的负责人,开业一年多时间,他不断调整优化货架库存,从零食、调料、干杂,到水果、肉禽、活鱼,生鲜店里样样俱全,每天客流量超1000人次。
拓展服务业态,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不断涌现
2023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支持菜市场(菜店)标准化、智慧化改造,拓展服务业态,提升环境、卫生和质量,促进放心消费、惠民消费。”
早上,在黑龙江鸡西市虎林市曙光社区邮政小区,72岁的社区居民刘明贤在家门口与购物商城的配送员进行菜品交接。“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了,跑老远买菜不方便。现在好了,买的果蔬能送货上门,帮了我大忙。”刘明贤说。
虎林市打造“虎林优选生活”平台,通过与域内超市、果业、粮油店等门店合作,采取“平台下单+就近门店配送到家”的模式,便利居民购买各类瓜果蔬菜、品牌生鲜和餐饮烘焙等产品,有效解决了老弱病残孕等人群出门购物的“烦恼”。
“我们为当地商贸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通过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促进生鲜门店数字化转型升级,更精准满足社区居民消费需求,也提升了商家销量。”“虎林优选生活”平台负责人曹晴说。
洪勇说,标准化、智慧化改造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商业模式,有力丰富了社区生鲜的供给内容和形式。通过搭建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实现源头直供,减少中间环节,既能保证生鲜产品品质,也能降低价格,让更多居民受惠。
提高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
各地社区生鲜业态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均、供应链效率有待提升、损耗率难以控制等问题。推动社区生鲜高质量发展,要各方共同发力,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改善消费条件,丰富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切实提高服务的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
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大用地用能等要素倾斜。清早,一辆小型送货卡车缓缓地停在南昌市青山湖区京九社区一家生鲜店外,店主钟荣康赶忙起身,同工人一道将新鲜蔬菜等搬进店内。“门店所有证照办下来只用两天时间,社区还给予每平方米18元的月租金优惠。”钟荣康说。
专家建议,要结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强统筹设计,明确社区生鲜业态规模、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与居民数量、消费习惯、经济水平等相适应。支持盘活分散的社区空间资源,因地制宜配齐相关生鲜消费场所,通过标准化改造提升服务品质。 齐志明 宋豪新
方便实惠,家门口的“菜篮子”受到百姓欢迎
一大早,浙江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桃花湖社区居民吴银花从社区生鲜店走出来,手里拎着好几袋新鲜蔬菜:“以前我都要赶往较远的菜市场买菜,现在方便多了,出门抬抬腿就到了社区生鲜店,店里菜品很全,价格实惠,大家都爱来。”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认为,随着我国居民追求更高品质生活,人们对生鲜产品的新鲜度、安全性、便利性有了更高要求,社区生鲜市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发展趋势。
在江西南昌市西湖区谊品生鲜兰宫路店,货品琳琅满目。“我们根据社区分布、人口疏密等标准选址设店,根据区域内人口结构特征进货,满足不同人群的购买需求。目前,在南昌已经开了40余家店。”江西省谊品弘科技有限公司外联部负责人李明刚说。
在四川成都市锦江区宏济新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4家社区生鲜店,每家人气都很旺。“大家图的就是方便,在家门口就能买齐不同菜品。”严中明是菜园地生鲜超市的负责人,开业一年多时间,他不断调整优化货架库存,从零食、调料、干杂,到水果、肉禽、活鱼,生鲜店里样样俱全,每天客流量超1000人次。
拓展服务业态,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不断涌现
2023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支持菜市场(菜店)标准化、智慧化改造,拓展服务业态,提升环境、卫生和质量,促进放心消费、惠民消费。”
早上,在黑龙江鸡西市虎林市曙光社区邮政小区,72岁的社区居民刘明贤在家门口与购物商城的配送员进行菜品交接。“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了,跑老远买菜不方便。现在好了,买的果蔬能送货上门,帮了我大忙。”刘明贤说。
虎林市打造“虎林优选生活”平台,通过与域内超市、果业、粮油店等门店合作,采取“平台下单+就近门店配送到家”的模式,便利居民购买各类瓜果蔬菜、品牌生鲜和餐饮烘焙等产品,有效解决了老弱病残孕等人群出门购物的“烦恼”。
“我们为当地商贸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通过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促进生鲜门店数字化转型升级,更精准满足社区居民消费需求,也提升了商家销量。”“虎林优选生活”平台负责人曹晴说。
洪勇说,标准化、智慧化改造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商业模式,有力丰富了社区生鲜的供给内容和形式。通过搭建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实现源头直供,减少中间环节,既能保证生鲜产品品质,也能降低价格,让更多居民受惠。
提高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
各地社区生鲜业态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均、供应链效率有待提升、损耗率难以控制等问题。推动社区生鲜高质量发展,要各方共同发力,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改善消费条件,丰富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切实提高服务的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
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大用地用能等要素倾斜。清早,一辆小型送货卡车缓缓地停在南昌市青山湖区京九社区一家生鲜店外,店主钟荣康赶忙起身,同工人一道将新鲜蔬菜等搬进店内。“门店所有证照办下来只用两天时间,社区还给予每平方米18元的月租金优惠。”钟荣康说。
专家建议,要结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强统筹设计,明确社区生鲜业态规模、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与居民数量、消费习惯、经济水平等相适应。支持盘活分散的社区空间资源,因地制宜配齐相关生鲜消费场所,通过标准化改造提升服务品质。 齐志明 宋豪新
发布日期: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