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共建美丽生态家园
文章字数:1,024

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门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海关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已连续多年举办“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活动。
近日,西安海关联合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东广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生物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生物安全问题愈发凸显其重要性。
当日早上8点30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广场,西安海关卫生检疫处、动植物检疫处关员通过宣传展板、宣传片播放、宣传资料发放等方式,现场解答游客、群众的相关咨询。面对面介绍了口岸传染病防治、禁止携带寄递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出入境特殊物品办理等相关政策。
现场市民表示,对西安海关展示的截获禁止携带寄递动植物标本非常感兴趣,过去对这方面关注度不够,通过讲解对生物安全防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尤其是陕西地处秦岭腹地,每一名市民都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共同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据西安海关统计,近两年该关共计截获外来物种60种63种次,截获植物性有害生物88种469种次,在进境动物及动物产品中检测出副结核病、非洲猪瘟等疫病,在进境邮寄物中截获“八丈岛锯锹”“四星角雏兜”等各类“异宠”1000余只,有力地保护了陕西地区国门生物安全。
今年,西安海关聚焦“国门生物安全关口海关必把牢”重点工作,在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市滨江第四幼儿园、安康市高新区第三小学、渭南市北塘小学等校园开展进校园宣讲活动,同步在西安咸阳机场和榆林榆阳机场出入境旅检现场,宝鸡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汉中市、商洛市等地市开展进广场、进社区主题活动,宣讲活动覆盖超2万人次。
西安海关副关长朱玉红表示,海关作为国门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将始终坚守安全为本、依法履职的原则,提高口岸防控能力,严防动植物疫情疫病传入,严格监管高风险特殊物品企业生产及产品通关,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作,为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提供有力保障。未来,西安海关将继续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不断加强生物安全监管和宣传工作,为建设美丽家园、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贡献西安海关力量。
西安海关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国门生物安全守护工作中来,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携手共进为构建美丽生态家园而努力。 本报记者 李勇
发布日期: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