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培育新质生产力 积蓄发展新动能
——2024年一季度陕西经济观察
文章字数:1,755
  塔吊林立,重点项目火热推进;工厂车间,机械设备高速运转;“赏花+露营”“赏花+体育”等融合业态持续升温……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展现出陕西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今年以来,陕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以开年即开跑、起步即冲刺的姿态,抢抓机遇、扬优补短,全力以赴稳增长,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下阶段发展积蓄新动能。
  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3月初,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通过初步设计评审,计划今年10月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有望填补国内阿秒激光设施空白,满足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特种材料等创新发展需求。
  陕西科教综合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均居全国前列。培育新质生产力,必须抓好科技创新这一“源头活水”。
  今年,陕西开启又一轮“追光”新行动。预计到2030年,陕西光子企业超过500家,光子芯片园、光子制造园、光子传感园等专业化园区将成为全国领先的光子产业聚集地,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覆盖全产业链条的千亿级光子产业创新集群。
  数字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趋势,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赛道。
  产业因“新”而活。随着5G应用从生产外围向核心环节延伸,赋能效应进一步显现。以陕汽、法士特、中国西电、陕鼓动力等为代表的企业,加快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步伐,产业数字化转型初显成效,全省智能制造“多点开花”。
  眼下,产品从规模生产到个性定制,产线从劳动密集到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动力足。
  暖:经济发展脉动强
  以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高质量发展,陕西全力助推经济回升向好。
  作为国内领先的充电桩及电动汽车车载电源生产企业,通合科技加快生产布局,今年初在西安建成西北总部并实现量产。
  订单增多,生产加力。在新能源轻卡迎来高速增长期的同时,陕汽重卡国内民品一季度累计销量近1.5万辆,市场份额达12.2%,实现首季“开门红”。
  在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抢抓工期,加紧建设。西十、西延、西康等5条高铁建设全面加快,引汉济渭二期工程火热施工,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加快步伐……前2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
  消费复苏,市场回暖。今年以来,陕西通过发放消费券、线上线下结合、跨行业互动共促等形式,开展惠民促销活动100余场;举办网上年货节,鼓励支持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春节假期,全省消费市场购销两旺,重点商圈和步行街区客流量、营业收入均增长10%以上。
  多元化开拓市场,陕西实施“陕耀全球”百团千企拓市场抓订单活动,加快在中亚国家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项目正式投用,印发加快跨境电商和海外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揭牌成立西安市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
  暖流涌动,汇聚成推动陕西经济回升向好的新动力。
  进:优环境聚动能增活力
  优政策、活要素、稳预期,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陕西厚植营商沃土,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添活力。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架起面对面沟通“桥梁”,陕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以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多措并举稳预期。前2月,全省民间投资信心提振,同比增长7%。
  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陕西以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总牵引,强化项目谋划和运行调度,积极落实新开工民间投资项目贷款贴息补助支持,加快高铁、机场、水库等项目建设进度,为稳增长夯实底盘。
  消费是“三驾马车”中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加快促进消费恢复,陕西抓住节假日,办好各类促销品牌和文旅活动,持续扩大汽车、家电、电子等大宗商品消费,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拓展升级,持续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创建等,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潜力,更好满足群众的新消费需求。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陕西积极抢抓机遇,筹备贸易促进活动,做好提质增效项目申报,研究建立开拓国际市场联盟、易货贸易企业联盟等,组织各地开展外贸项目申报培训,引导企业积极“走出去”。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市场预期逐渐改善,发展信心明显提振……展望未来,只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勇毅前行,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实现良好开局,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苏怡
发布日期: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