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白县:为产业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文章字数:1,182
清明假期期间,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一排排由农房改造的民宿几乎全部被预订。
“改造精品民宿至少得花费10万元。起初,群众都不信能挣上钱,不愿投资。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带头,率先将自己的住房改造成民宿进行试水,挣上钱了再号召群众跟进。”塘口村村委会副主任卢宝太表示,他们家将住房改造成6间民宿,在去年滑雪旺季,每月能收入3万元。
选育头雁 加装人才引擎
乡村要振兴,关键是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
为了有效激发村干部干事热情,太白县制定村干部补贴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机制实施意见,切实发挥基层“领头雁”作用。
2023年,为进一步提升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创业和致富带动能力,太白县组织了多期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这些培训班吸引了种植大户、规模养殖场经营者、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以及村两委成员及后备干部等250余人参加。
精准发力 增收更有保障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推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太白县按照“支部建在链上、党员聚在链上、群众富在链上”的思路,大力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让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致富路。
过去,梅湾村的主导产业定位模糊,经济发展迟缓,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现在,“梅林小筑”民宿已经是咀头镇梅湾村的集体产业。村党支部副书记梁小娟介绍,除了“梅林小筑”民宿,村里还发展了中蜂养殖园、光伏产业园、冷库、百亩蓝莓园等多元化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太白县坚持念好“生态经”、走好特色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产业之根扎进农户家中,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增收途径,还夯实了产业振兴的坚实基础。
围绕产业布局,太白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和“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产业链上设立党支部44个、党小组67个,推动党建和产业发展互融互促、双向发力。
数字赋能 发展提质增效
太白县依托数字信息技术,精心编制了内容丰富、分类明确的乡村振兴培训“菜单”,通过学习培训、主题讲座、线上教学等方式,为基层党组织提供“配餐”服务。
太白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和学用示范基地,将党员教育、技能培训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的教授担任太白高山蔬菜种植指导专家,“点对点”开展精准帮扶,已举办种植养殖等生产技术培训班300多场,年培训1.5万人次。
太白县还着眼于乡村治理信息化这个重点,以乡村治理数字化为主线,通过“数字乡村”云平台实现“数字乡村”大数据的汇总和融合,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当前,太白县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主动争跑、接力谋发展,通过构建田间与企业直供模式,形成了“一县一业”大蔬菜产业格局,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直供基地,发展葡萄、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近万亩,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陈玮
“改造精品民宿至少得花费10万元。起初,群众都不信能挣上钱,不愿投资。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带头,率先将自己的住房改造成民宿进行试水,挣上钱了再号召群众跟进。”塘口村村委会副主任卢宝太表示,他们家将住房改造成6间民宿,在去年滑雪旺季,每月能收入3万元。
选育头雁 加装人才引擎
乡村要振兴,关键是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
为了有效激发村干部干事热情,太白县制定村干部补贴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机制实施意见,切实发挥基层“领头雁”作用。
2023年,为进一步提升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创业和致富带动能力,太白县组织了多期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这些培训班吸引了种植大户、规模养殖场经营者、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以及村两委成员及后备干部等250余人参加。
精准发力 增收更有保障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推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太白县按照“支部建在链上、党员聚在链上、群众富在链上”的思路,大力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让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致富路。
过去,梅湾村的主导产业定位模糊,经济发展迟缓,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现在,“梅林小筑”民宿已经是咀头镇梅湾村的集体产业。村党支部副书记梁小娟介绍,除了“梅林小筑”民宿,村里还发展了中蜂养殖园、光伏产业园、冷库、百亩蓝莓园等多元化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太白县坚持念好“生态经”、走好特色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产业之根扎进农户家中,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增收途径,还夯实了产业振兴的坚实基础。
围绕产业布局,太白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和“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产业链上设立党支部44个、党小组67个,推动党建和产业发展互融互促、双向发力。
数字赋能 发展提质增效
太白县依托数字信息技术,精心编制了内容丰富、分类明确的乡村振兴培训“菜单”,通过学习培训、主题讲座、线上教学等方式,为基层党组织提供“配餐”服务。
太白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和学用示范基地,将党员教育、技能培训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的教授担任太白高山蔬菜种植指导专家,“点对点”开展精准帮扶,已举办种植养殖等生产技术培训班300多场,年培训1.5万人次。
太白县还着眼于乡村治理信息化这个重点,以乡村治理数字化为主线,通过“数字乡村”云平台实现“数字乡村”大数据的汇总和融合,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当前,太白县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主动争跑、接力谋发展,通过构建田间与企业直供模式,形成了“一县一业”大蔬菜产业格局,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直供基地,发展葡萄、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近万亩,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陈玮
发布日期: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