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赋能 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
文章字数:1,423

“各位叔叔阿姨,养老诈骗套路多,千万要注意。”“凡是让转钱汇款的,一定要提高警惕……”近日,在西安市蓝田县辋川镇锡水洞古庙会上,蓝田县司法局暨辋川镇司法所联合辋川镇政府、蓝田县妇联等单位,在庙会现场开展了一场法治宣传活动,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讲法律知识,将法治宣传融入民风民俗之中。
辋川镇司法所
打造“二三四五”普法宣传新模式
送法进社区村组、开展秦岭生态保护法治讲座、村级法律明白人培训……翻开辋川镇司法所2023年的工作履职清单,“二三四五”普法宣传新模式成为最醒目的示范项目品牌。
何为“二三四五”普法宣传新模式?
据了解,“二”指普法宣传服务“两个中心”;“三”指探索建立镇党委集体学法、每月一次镇村干部集体学法、村“两委”干部定期学法“三项制度”;“四”指布局普法宣传方向“四个依托”,即依托陕西省首家“秦岭生态保护法官工作室”、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和重点人员日常监管;“五”指创新法治宣传教育“五项举措”。
辋川镇司法所自实施“二三四五”普法宣传新模式以来,积极走进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日常宣传与重要节点宣传相结合,全方位、多平台、多角度呈现普法内容,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感知法治温度,让法治元素遍地开花。
三里镇司法所
多元调解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要放下思想包袱,尽快融入社区生活。”“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及时反映,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在蓝田县三里镇司法所,每隔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就会入户走访社区矫正对象,与矫正对象谈心谈话,及时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思想状况。
三里镇位于蓝田县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较多。做好特殊人群管控,是三里镇司法所的一项重要工作。
去年以来,三里镇司法所充分利用乡约“过失相规”治理模式,调动村组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共同参与到特殊人群管控工作中。同时,利用县镇村三级网格平台,强化情报信息收集互通,把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持续推广“枫桥+乡约”多元矛盾调解模式,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吕氏乡约》核心精义,大力弘扬“崇约守法”风尚,引导民间矛盾纠纷自我消解、预防“民转刑”案件发生,促进乡村社会和谐。设立乡约传习所,逐村制定村规民约,立乡约、塑民风、促和谐;开展“乡约诵读进校园”活动,传承乡约文化……为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三里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民心、汲取民智、依托民力,发挥《吕氏乡约》“主场”优势,通过“读法诵约”“鸣钟议事”等,积极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履职担当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在推进社会基层治理中,蓝田县司法局严格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深入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累计培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068人。建成天鹅湖法治文化广场,评选命名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7个,洩湖镇薛家河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组建公职律师和专业律师法律服务团,深入开展“律师进企业”公益法律服务活动11场次,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
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的单位,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前沿阵地,更是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蓝田县司法局通过深化司法所改革,把司法所打造成基层法治建设的新平台,不断强化履职担当,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在基层落地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 刘晓云
发布日期: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