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 在田野里闪光
文章字数:1,311
“刘老师,给您报个喜,我家的红阳猕猴桃今年又丰收了,那些病害不见了,刘老师推广的技术就是牛!”宝鸡市眉县金渠镇蔡家崖村村民白建军高兴地给该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副站长刘宁娟报喜,刘宁娟刚刚获评陕西省植保系统“最美植保人”美誉。
刘宁娟是一位情系眉县父老乡亲,孜孜不倦专研农作物技术的农技人。自她2000年从宝鸡农校毕业,就着力提升自己业务知识,获得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本科文凭,并被陕西省植保总站派往西南大学,进修农作物病虫监测。她是眉县农业农村局猕猴桃专家团队的成员之一,围绕产业她一边指导群众开展病虫绿色防控,一边总结生产实践的经验。
作为眉县主导产业的猕猴桃,早已是农民增收的摇钱树,种植好猕猴桃,是果农关注的重中之重。然而,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的第一大顽疾。2006年春季,一场冻害突然袭来,过了一周时间,果农们傻眼了,红阳猕猴桃枝条发胀流红水,一看就是严重病症,农户眼忘着猕猴桃树欲哭无泪,他们纷纷来到眉县植保站咨询原因。县植保站高度重视,及时和西农大植保学院的教授联系。西农大黄丽丽教授从此把猕猴桃溃疡病做为课题进行研究,面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刘宁娟,黄教授选为眉县溃疡病攻关小组的联系人。接到课题后,她深知责任重大,精神抖擞,满怀信心。随后在全县布设猕猴桃病虫害监测点15个的基础上,以齐峰、金桥、正阳等7个果业示范基地为依托,扎实开展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课题调查研究。她认为在西农教授的指导下一定很快就把猕猴桃溃疡病攻克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钻研就是8个年头,使她对猕猴桃病虫害防治逐渐有了更深、更多的手段。
2010年10月,齐镇赵炳林找到刘宁娟说:“我是官亭村出了名的种植大户,种植猕猴桃30亩猕猴桃,前几年刚进入盛果期猕猴桃产量好,收入高,可是近两年就怪了,越是精心病害越多,听卖农药的说我家猕猴桃得了‘癌症’,治不好。我把县城的农药店跑遍了,只要是能防治溃疡病的药剂就用,钱没有少花,可是防治效果不佳。听人说,你和农大教授研究溃疡病,能不能来我家地里看看”。随后,刘宁娟将赵炳林的猕猴桃园做为试验田,采集样品到西农送检,喷药试验,田间调查,她也记不清一年要到示范园来多少次。经过多次反复摸索试验,溃疡病树得到有效防治。老、弱树焕发了“青春”,枝条健壮,叶片厚大,猕猴桃长势喜人。
在无数个春夏秋冬,她只要一下乡,碰到猕猴桃园,就要调查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状况,碰到农户她就询问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情况。直到2013年底,黄丽丽教授在眉县召开溃疡病课题会议,宣布她们攻克了猕猴桃溃疡病的课题,课题组摸清了猕猴桃溃疡病病菌发生规律,总结一套可防可控的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黄丽丽仔细揣摩,通过宣传培训,重点放在了第二年开花和落叶前后让群众喷药提前做好预防,在开花前半个月制作电视节目,现场讲解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用药、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经过两年多时间到田间地头的宣传,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在全县及周边县迅速推广,推广面积达38万亩,群众因此减损增效收入千万元。
“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是刘宁娟不竭的奋斗动力。她把对桑梓朴素的情怀,对父老乡亲真挚的爱,对事业不懈的追求,都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中,将会一如既往地服务于眉坞大地的田间地头。
本报记者 吴树鸣
刘宁娟是一位情系眉县父老乡亲,孜孜不倦专研农作物技术的农技人。自她2000年从宝鸡农校毕业,就着力提升自己业务知识,获得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本科文凭,并被陕西省植保总站派往西南大学,进修农作物病虫监测。她是眉县农业农村局猕猴桃专家团队的成员之一,围绕产业她一边指导群众开展病虫绿色防控,一边总结生产实践的经验。
作为眉县主导产业的猕猴桃,早已是农民增收的摇钱树,种植好猕猴桃,是果农关注的重中之重。然而,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的第一大顽疾。2006年春季,一场冻害突然袭来,过了一周时间,果农们傻眼了,红阳猕猴桃枝条发胀流红水,一看就是严重病症,农户眼忘着猕猴桃树欲哭无泪,他们纷纷来到眉县植保站咨询原因。县植保站高度重视,及时和西农大植保学院的教授联系。西农大黄丽丽教授从此把猕猴桃溃疡病做为课题进行研究,面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刘宁娟,黄教授选为眉县溃疡病攻关小组的联系人。接到课题后,她深知责任重大,精神抖擞,满怀信心。随后在全县布设猕猴桃病虫害监测点15个的基础上,以齐峰、金桥、正阳等7个果业示范基地为依托,扎实开展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课题调查研究。她认为在西农教授的指导下一定很快就把猕猴桃溃疡病攻克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钻研就是8个年头,使她对猕猴桃病虫害防治逐渐有了更深、更多的手段。
2010年10月,齐镇赵炳林找到刘宁娟说:“我是官亭村出了名的种植大户,种植猕猴桃30亩猕猴桃,前几年刚进入盛果期猕猴桃产量好,收入高,可是近两年就怪了,越是精心病害越多,听卖农药的说我家猕猴桃得了‘癌症’,治不好。我把县城的农药店跑遍了,只要是能防治溃疡病的药剂就用,钱没有少花,可是防治效果不佳。听人说,你和农大教授研究溃疡病,能不能来我家地里看看”。随后,刘宁娟将赵炳林的猕猴桃园做为试验田,采集样品到西农送检,喷药试验,田间调查,她也记不清一年要到示范园来多少次。经过多次反复摸索试验,溃疡病树得到有效防治。老、弱树焕发了“青春”,枝条健壮,叶片厚大,猕猴桃长势喜人。
在无数个春夏秋冬,她只要一下乡,碰到猕猴桃园,就要调查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状况,碰到农户她就询问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情况。直到2013年底,黄丽丽教授在眉县召开溃疡病课题会议,宣布她们攻克了猕猴桃溃疡病的课题,课题组摸清了猕猴桃溃疡病病菌发生规律,总结一套可防可控的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黄丽丽仔细揣摩,通过宣传培训,重点放在了第二年开花和落叶前后让群众喷药提前做好预防,在开花前半个月制作电视节目,现场讲解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用药、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经过两年多时间到田间地头的宣传,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在全县及周边县迅速推广,推广面积达38万亩,群众因此减损增效收入千万元。
“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是刘宁娟不竭的奋斗动力。她把对桑梓朴素的情怀,对父老乡亲真挚的爱,对事业不懈的追求,都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中,将会一如既往地服务于眉坞大地的田间地头。
本报记者 吴树鸣
发布日期: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