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
文章字数:1,380
新春伊始,陕西省各地“春风行动”如火如荼,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全省共举办各类招聘1400余场次,帮助园区企业、就业帮扶车间(社区工厂)等重点企业7100余个,实现用工5.9万人,累计帮助50.1万名农村劳动者就业创业。
广泛“宣” 营造氛围聚人心
陕西省人社厅在“陕西人社”一网两微开设专栏专题,发布部省动态、招聘活动安排、各地亮点工作等139期。联动中省媒体宣传报道全省农村劳动者参加招聘、培训、点对点输送等活动场景和亮点做法,让群众切身感受政府对广大劳动者的关注和关心。截至目前,省级媒体发布相关稿件196篇,中央媒体发稿72篇。
杨凌示范区加强与省厅联动,发布招聘活动安排,利用“秦云就业”小程序、本地微信公众号、求职招聘群、抖音直播间等多形式、全方位进行活动宣传、推送信息。在零工市场、各街道办、社区户外宣传栏张贴岗位信息,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广场、社区多功能LED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活动相关内容及就业岗位信息,提升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精准摸排 全方位搭建平台
咸阳市抓早动快,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就业访民情”活动,深入园区和有用工需求的重点用人单位访企问需。依托“春风行动”征集市内外各类用工岗位13.4万个,深耕咸泰劳务协作,收集江苏泰州用工岗位6500个。并综合运用实地走访、手机信息询问据分析等多种方式,了解劳动者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掌握劳动力市场新特点、新趋势。商洛市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全面开展“就业访民情”活动,局长带头深入“五上”企业调研,指导用工企业按产能提前建立用工需求清单,全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信息库动态更新、持续健全,对接平台精准高效。
西安市设立便民就业服务点,助力返乡就业“第一站”。在5大交通枢纽设立“西安市就业服务便民窗口”,为节后来西安市求职就业的广大求职者提供求职指导、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及求职渠道介绍等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累计接待咨询群众5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现场登记求职520人。2月下旬,铜川市开通“就业大篷车”,足迹遍布30余个村、社区,及时将精选的36家企业624个岗位招聘信息、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送到求职者手中。现场为群众介绍企业用工需求、岗位薪酬待遇、就业环境等情况,并向村民宣传讲解最新的就业创业政策。
联动“招”技能培训促匹配
宝鸡市进一步加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组织开展高频次、小规模、特色化的线上线下专场招聘,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以返乡农民工、易地搬迁脱贫人口、高校毕业生等困难群体为重点,强化务工服务保障措施落实。渭南市举办2024年“春风行动”暨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暨启动仪式。福建福州市、江苏镇江市、山西运城、临汾市、河南三门峡市、甘肃庆阳市、陕西西安市等6省14市合力联动,招聘企业达4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9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8320人。
汉中市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初步实现“培训、就业、增收”一体化推进。目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686人,培训后就业3145人,就业率达到55.3%。安康市主动摸排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培训需求,建立培训台账,同时结合重点产业和劳务品牌用工需求,优化培训项目和课程,通过“培训、就业”服务模式,引导群众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培训针对性和用工适配度,实现招生即招工。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58人次。 本报记者 候思宇
广泛“宣” 营造氛围聚人心
陕西省人社厅在“陕西人社”一网两微开设专栏专题,发布部省动态、招聘活动安排、各地亮点工作等139期。联动中省媒体宣传报道全省农村劳动者参加招聘、培训、点对点输送等活动场景和亮点做法,让群众切身感受政府对广大劳动者的关注和关心。截至目前,省级媒体发布相关稿件196篇,中央媒体发稿72篇。
杨凌示范区加强与省厅联动,发布招聘活动安排,利用“秦云就业”小程序、本地微信公众号、求职招聘群、抖音直播间等多形式、全方位进行活动宣传、推送信息。在零工市场、各街道办、社区户外宣传栏张贴岗位信息,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广场、社区多功能LED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活动相关内容及就业岗位信息,提升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精准摸排 全方位搭建平台
咸阳市抓早动快,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就业访民情”活动,深入园区和有用工需求的重点用人单位访企问需。依托“春风行动”征集市内外各类用工岗位13.4万个,深耕咸泰劳务协作,收集江苏泰州用工岗位6500个。并综合运用实地走访、手机信息询问据分析等多种方式,了解劳动者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掌握劳动力市场新特点、新趋势。商洛市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全面开展“就业访民情”活动,局长带头深入“五上”企业调研,指导用工企业按产能提前建立用工需求清单,全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信息库动态更新、持续健全,对接平台精准高效。
西安市设立便民就业服务点,助力返乡就业“第一站”。在5大交通枢纽设立“西安市就业服务便民窗口”,为节后来西安市求职就业的广大求职者提供求职指导、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及求职渠道介绍等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累计接待咨询群众5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现场登记求职520人。2月下旬,铜川市开通“就业大篷车”,足迹遍布30余个村、社区,及时将精选的36家企业624个岗位招聘信息、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送到求职者手中。现场为群众介绍企业用工需求、岗位薪酬待遇、就业环境等情况,并向村民宣传讲解最新的就业创业政策。
联动“招”技能培训促匹配
宝鸡市进一步加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组织开展高频次、小规模、特色化的线上线下专场招聘,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以返乡农民工、易地搬迁脱贫人口、高校毕业生等困难群体为重点,强化务工服务保障措施落实。渭南市举办2024年“春风行动”暨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暨启动仪式。福建福州市、江苏镇江市、山西运城、临汾市、河南三门峡市、甘肃庆阳市、陕西西安市等6省14市合力联动,招聘企业达4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9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8320人。
汉中市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初步实现“培训、就业、增收”一体化推进。目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686人,培训后就业3145人,就业率达到55.3%。安康市主动摸排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培训需求,建立培训台账,同时结合重点产业和劳务品牌用工需求,优化培训项目和课程,通过“培训、就业”服务模式,引导群众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培训针对性和用工适配度,实现招生即招工。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58人次。 本报记者 候思宇
发布日期: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