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
文章字数:1,260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商洛市1303个村(社区)有党员5.29万名,但一直缺乏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2023年7月,商洛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协议,合作举办“乡村CEO”专题培训,培养爱农村、懂农业、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乡村人才,让他们从“新农人”成长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兴农人”。
“学的都是立马能用上的”
“当时村上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拓宽销路、带动更多群众致富,我正愁理不出一个头绪呢。”洛南县四皓街道中心村文书张蓓说,“村上推荐我去参加‘乡村CEO’培训,教的正是咱缺的,学的都是立马能用上的。”
洛南县城以西4公里处的中心村,发展蔬菜产业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该村通过蔬菜种苗引进、试种、育苗、技术服务和蔬菜瓜果销售等,带富了十里八乡的蔬菜种植户,还谋划着如何进一步把产业做大做强。
参加培训回来的张蓓,牵头制定了中心村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规范种植,利用微信、抖音等拓宽销售渠道,发展农旅融合产业。预计农旅融合产业项目投产后,年产无公害蔬菜1000余吨,可接待县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能带动周边100余人就业增收。
“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过去,金钟村集体经济薄弱。2023年8月,王习尧参加第二期“乡村CEO”培训,增强了互联网思维,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能力。“‘我在秦岭有棵树’活动开展以来,村集体增收2万元,群众增收4万元。”镇安县云盖寺镇金钟村支部书记王习尧说。
“乡村CEO”培训聚焦村干部思路不清、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互联网+休闲农业培训,让学员逐步建立起互联网思维、市场化思维和跨界思维。
“原本还指着蜂蜜卖出去再投资扩大规模呢,现在连继续发展都没了信心。”去年养蜂割了500公斤蜂蜜的柞水县下梁镇嘉安社区搬迁户邹治斌,因蜂蜜销路不畅颇为烦恼。
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刘福利入户走访时,了解到邹治斌的难处,便将在培训班上学到的《“三农”短视频创作与直播分享》知识现学现用,通过拍摄抖音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很快便帮老邹在网上将蜂蜜销售一空。“培训真的增强了咱服务群众的能力。”刘福利笑着说。
“对乡村振兴,咱这一代人责无旁贷”
“参加培训让我意识到乡村振兴有经验可学,但无固定模式可照搬。”山阳县色河铺镇桦栗沟村村委会副主任魏世奎说,“针对村上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打基础、谋长远、逐步发展特色产业的计划。”
培训归来后,村两委研究决定,桦栗沟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建设中药材加工厂,预计年纯收入20万元,可带动脱贫监测户106户增加收入,村集体经济年分红达2万元。
村干部是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操盘手。“乡村CEO”的培养,不但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更为乡村振兴谋划长远。商洛市发挥乡村头雁领航作用,持续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让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基地务工、入股分红、承包经营等增收,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
截至目前,商洛市已举办4期“乡村CEO”培训班,参训学员500人,后续还将再举办8期培训班,让全市1303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新型乡村人才,让越来越多的“乡村CEO”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带领村民创业,振兴乡村经济。 郑斐
“学的都是立马能用上的”
“当时村上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拓宽销路、带动更多群众致富,我正愁理不出一个头绪呢。”洛南县四皓街道中心村文书张蓓说,“村上推荐我去参加‘乡村CEO’培训,教的正是咱缺的,学的都是立马能用上的。”
洛南县城以西4公里处的中心村,发展蔬菜产业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该村通过蔬菜种苗引进、试种、育苗、技术服务和蔬菜瓜果销售等,带富了十里八乡的蔬菜种植户,还谋划着如何进一步把产业做大做强。
参加培训回来的张蓓,牵头制定了中心村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规范种植,利用微信、抖音等拓宽销售渠道,发展农旅融合产业。预计农旅融合产业项目投产后,年产无公害蔬菜1000余吨,可接待县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能带动周边100余人就业增收。
“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过去,金钟村集体经济薄弱。2023年8月,王习尧参加第二期“乡村CEO”培训,增强了互联网思维,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能力。“‘我在秦岭有棵树’活动开展以来,村集体增收2万元,群众增收4万元。”镇安县云盖寺镇金钟村支部书记王习尧说。
“乡村CEO”培训聚焦村干部思路不清、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互联网+休闲农业培训,让学员逐步建立起互联网思维、市场化思维和跨界思维。
“原本还指着蜂蜜卖出去再投资扩大规模呢,现在连继续发展都没了信心。”去年养蜂割了500公斤蜂蜜的柞水县下梁镇嘉安社区搬迁户邹治斌,因蜂蜜销路不畅颇为烦恼。
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刘福利入户走访时,了解到邹治斌的难处,便将在培训班上学到的《“三农”短视频创作与直播分享》知识现学现用,通过拍摄抖音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很快便帮老邹在网上将蜂蜜销售一空。“培训真的增强了咱服务群众的能力。”刘福利笑着说。
“对乡村振兴,咱这一代人责无旁贷”
“参加培训让我意识到乡村振兴有经验可学,但无固定模式可照搬。”山阳县色河铺镇桦栗沟村村委会副主任魏世奎说,“针对村上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打基础、谋长远、逐步发展特色产业的计划。”
培训归来后,村两委研究决定,桦栗沟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建设中药材加工厂,预计年纯收入20万元,可带动脱贫监测户106户增加收入,村集体经济年分红达2万元。
村干部是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操盘手。“乡村CEO”的培养,不但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更为乡村振兴谋划长远。商洛市发挥乡村头雁领航作用,持续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让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基地务工、入股分红、承包经营等增收,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
截至目前,商洛市已举办4期“乡村CEO”培训班,参训学员500人,后续还将再举办8期培训班,让全市1303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新型乡村人才,让越来越多的“乡村CEO”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带领村民创业,振兴乡村经济。 郑斐
发布日期: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