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 体系建设明确路线图
文章字数:473
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两步走”的建设目标:未来五年,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建成。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印发的意见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更高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目标,以科学客观权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宗旨,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
意见从监测网络、监测技术、业务支撑、数据质量、监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主要任务,强调抓好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塑造数智化监测技术新优势两个重点,推动监测数据高质量、监测管理高效能、监测支撑高水平。
据悉,为切实推动意见各项要求落实落地,生态环境部还研究制定了《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要点(省域)》,分领域明确细化具体建设要求,为地方推进监测现代化提供有力抓手,鼓励先进地区先行先试,引导落后地区补齐短板,系统、全面提升地方监测整体能力。高敬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印发的意见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更高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目标,以科学客观权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宗旨,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
意见从监测网络、监测技术、业务支撑、数据质量、监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主要任务,强调抓好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塑造数智化监测技术新优势两个重点,推动监测数据高质量、监测管理高效能、监测支撑高水平。
据悉,为切实推动意见各项要求落实落地,生态环境部还研究制定了《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要点(省域)》,分领域明确细化具体建设要求,为地方推进监测现代化提供有力抓手,鼓励先进地区先行先试,引导落后地区补齐短板,系统、全面提升地方监测整体能力。高敬
发布日期: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