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陕西印发意见加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文章字数:1,672
  3月12日,记者从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日前陕西省印发《关于加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秦岭区域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根据实施意见,陕西省将始终坚持常态长效保护,健全体制机制,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完善监测监管体系,着力提升智能化监测水平和主动发现问题能力;守好中央水塔,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巩固提升整治成效,定期组织生态环境重点问题交叉执法检查;强化尾矿库污染治理,“一库一策”做好监测处置。
  陕西省还将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积极推广使用节能、节水、减排等工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强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结合秦岭资源禀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协调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按照国家顶层设计,加强省级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弘扬秦岭文化,实施秦岭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
  同时,陕西省将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壮大生态康养产业,鼓励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发展文化名镇、康养小镇、气候小镇、温泉小镇等,积极培育康养产业集群;有序发展清洁能源,支持建设一批生态友好、条件成熟、指标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骨干电网工程建设;科学利用矿产资源,深入推进秦岭区域矿山整治行动;支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品牌;推动农家乐(民宿)规范适度发展,鼓励农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共同参与;支持林业产业发展,有序推进林下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实施经济林改造提升;推进生态休闲廊道建设,打造一批最美乡村公路、峪口峪道、生态长廊等示范项目;支持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发展,推动中药材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转化为优势产业。 杨晓梅

  陕西企业探索“光伏+治沙”新模式

  3月12日,记者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在黄河“几字弯”的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该公司积极探索“光伏+治沙”新模式,目前已经解决当地诸多荒漠化治理难题。
  光伏,为何能治沙?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区部副总裁姚丰表示,沙漠上安装光伏组件可以遮挡阳光,清洗光伏板时喷洒的水能够促进植被成活和生长。光伏与种植结合,可以增强光伏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极大改善光伏治沙区域的“小气候”,有效减轻干热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此外,光伏电站建设需要通过螺旋打孔机灌注柱桩或直接采用金属螺旋桩制造桩基,靠强拉拔力稳定自身,增大同沙子接触面积以增强稳定性,从而达到固结沙漠的目的。
  通常,光伏板下可规模化种植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这类植物近地层分支较多,枝叶茂盛,可以切断风对沙质地表的直接作用,降低近地层风速、减少输沙量,从而起到防风固沙的效果。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426.9万亩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约占该县土地总面积的77%。近年来,磴口县大力发展“光伏+沙漠+农业”“光伏+沙漠+林草”等“新能源+”生态治理模式,积极打造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能源基地,实现固沙面积35万亩。
  在乌兰布和沙漠,由国家能源集团投资开发的国华磴口100兆瓦光伏治沙储能竞价项目,光伏区占地3000亩,绿化沙地1600亩,于2020年11月开工,2021年6月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全部采用隆基绿能Hi-MO5双面双玻组件,可修复治理沙漠3000亩,向电网年均提供绿色电力约2亿千瓦时,年均节约标煤消耗6.2万吨,同时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烟尘排放。
  国华磴口100兆瓦光伏治沙储能竞价项目光伏电站站长王飞说:“根据地域特性,我们在板间种植梭梭树、四翅滨藜、柠条、肉苁蓉等,既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今,连绵起伏的沙地上,整整齐齐排列着蓝色的光伏板,形成了一大片“蓝海”。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借光治沙”的新模式让光伏成为破解荒漠化治理、生态修复难题的“金钥匙”。
  苏怡
发布日期: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