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雨花台区“五个强化” 助推丹凤群众就业增收
文章字数:1,545

2024年以来,南京市雨花台区持续把雨丹劳务协作作为丹凤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采取强化部门联动、强化资金保障、强化用工招聘、强化定点输出、强化品牌带动等“五强化”措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雨丹劳务协作活动,持续带动丹凤县群众到江苏南京等地务工增收。
强化部门联动,凝聚雨丹劳务协作合力。为保障春节后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工需求,雨丹两地党政领导积极对接推进2024年春季劳务协作工作,紧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乡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发动雨丹两地人社、就业、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等部门提前行动,通过政府领导包抓、人社部门牵头、就业部门负责、县(区)村(社区)协同参与的方式,采取劳务经纪人带动、线上线下招聘、示范企业吸纳、劳务品牌培训等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帮助丹凤群众到南京就业增收。
强化资金保障,夯实雨丹劳务协作根基。为保障雨丹劳务协作专项招聘、职业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壮大等工作高效开展,南京市雨花台区连续两年累计支持丹凤县劳务协作资金100万元,进一步促进了雨丹劳务协作高效开展。丹凤县委副书记、雨花台区对口帮扶丹凤县联络组组长薛伟表示,以后还将争取更多资金,用于支持雨丹协作劳务人员技能培训及劳务品牌打造等工作。
强化用工招聘,拓宽雨丹劳务协作渠道。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两地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对接平台,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就业发布机制,不断拓宽线上网络+线下招聘渠道,让务工人员求职有门路、权益有保障。2024年以来,已开展雨丹劳务协作专场招聘活动2次,发布线上招聘信息21期,提供丹凤赴南京地区就业岗位4000余个。2月21日,来自南京艾森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南京奥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格力电工(南京)有限公司、南京苏陕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南京企业为丹凤县广大求职人员提供80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1500余人求职应聘,500多人达成签约意向,实现了企业与求职人才的精准对接。
强化定点输出,提升雨丹劳务协作温度。雨花台和丹凤县还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及“点对点”劳务输出活动,2024年新春伊始,分别在丹凤县武关镇和火车站广场举行2024年“春风行动”苏陕劳务输出欢送仪式。先后输出9车385名务工人员乘坐免费专车“点对点”来到江苏南京、无锡等地务工。2月18日,在南京鼓楼区的一家拉面馆,记者看到,这家店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40多名来自陕西丹凤的员工正在忙碌着为开门营业做准备。门店负责人表示,大家都是乘坐人社部门安排的定点专车免费返回南京的,没有就业直通车之前每年返宁都需要大家自己订票。自2020年南京市雨花台区和陕西省丹凤县劳务协作开通点对点复工专车以来,在南京务工的丹凤人再也不用为复工出行买票烦恼了。
强化品牌培育,促进雨丹劳务协作升级。为带动更多群众就业稳岗增收,雨花台区和丹凤县合力打造“丹凤厨工”劳务品牌,通过成立“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工作专班、举办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培训会、认定“丹凤厨工”示范企业、建立驻外劳务输出工作站等措施,全力培育壮大“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至目前,筹集专项推进资金80万元,在南京、温岭等地建立驻外劳务输出工作站11家,带动丹凤县籍劳动力在江苏创业310余人、从事餐饮服务4200余人、从事餐饮配套产业链工作580余人,通过“丹凤厨工”劳务品牌输送的餐饮相关务工人员达到1.2万余人,“丹凤厨工”劳务就业人群中,中高层管理岗位人员年均可实现收入15万元以上,联合创业和自主创业人员可实现年收入20万元以上,从事餐饮服务人员及配套产业链务工人员可实现年收入5万元以上,“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已成为丹凤籍劳动力就业的金字招牌。
据了解,南京市雨花台区和丹凤县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已经32年,近年来,两地还在招商引资、产业协作、消费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协作。
本报记者 叶瑛 通讯员 寇明明 武继荣
发布日期: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