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94万亩灌域 喝上“自来水”
文章字数:500
记者从宁夏秦汉渠管理处获悉,近日,水利部公示的《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典型案例名录(2023年)》中,宁夏《水联网全渠道算法模型在宁夏秦汉渠灌域实现百万亩级应用示范》成功入选。数字赋能,“智”水有方。如今,调度员只需在计算机系统输入干渠直开口需水计划,该模型即可通过渠道上所有水闸、直开口自动调节水位、流量,超400个闸门的启闭由“手动挡”升级为“自动挡”,94万亩灌域喝上了渠道“自来水”。
近年来,秦汉渠管理处联合清华大学启动了水联网全渠道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目前,已有3条干渠(秦渠、汉渠、东干渠)、7个管理所、150多公里骨干渠道、94万亩灌域、379个测控闸门和18座水闸被纳入水联网全渠道模型,实现了灌域多渠系串联、并联和混联的树状全渠道模型控制。模型运行至今,共制定执行需水计划300多个,“智能决策”6万多个闸控指令动态和1万多批次控制。
秦汉渠管理处负责人说:“该模型在宁夏秦汉渠百万亩级灌域的成功应用,为当前正在开展的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有效路径,有力推动了渠道灌溉精准配置、高效管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打造现代化灌区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为全面打好‘四水四定’主动战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裴云云
近年来,秦汉渠管理处联合清华大学启动了水联网全渠道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目前,已有3条干渠(秦渠、汉渠、东干渠)、7个管理所、150多公里骨干渠道、94万亩灌域、379个测控闸门和18座水闸被纳入水联网全渠道模型,实现了灌域多渠系串联、并联和混联的树状全渠道模型控制。模型运行至今,共制定执行需水计划300多个,“智能决策”6万多个闸控指令动态和1万多批次控制。
秦汉渠管理处负责人说:“该模型在宁夏秦汉渠百万亩级灌域的成功应用,为当前正在开展的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有效路径,有力推动了渠道灌溉精准配置、高效管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打造现代化灌区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为全面打好‘四水四定’主动战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裴云云
发布日期: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