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一片林 一群人
文章字数:1,673
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秦岭开展调查监测工作。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摇篮。西安南依秦岭、北跨渭河,林草资源丰富。数据显示,西安市共有林地面积89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48.03%,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大山“平安锁” 不辜负每一片山林
  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家岐保护站辖区山大沟深、植被茂密。站上7名护林员如大山的“平安锁”,守护着保护站所辖13824公顷山林的安全。
  正值壮年的王卫刚是站上的中坚力量,每个月两次的常规巡护和10次的随机巡护,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王卫刚告诉记者:“巡护不是看一看就完事。防火、防盗猎、防乱砍滥伐、防治病虫害,都是工作重点。”
  “巡护工作对护林员的体力和经验都有要求。日常巡护两三人一组,老同志跟年轻同志互相配合、优势互补,老同志多去近处群众多的地方,年轻同志体力好,去远点的地方;常规巡护距离长,少则一天多则几天才能走完全程,需要自带干粮,有时还需要野外住宿。”王卫刚说。
  崎岖的山路对护林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这疤是我刚上班不久,因为路不平,摔伤造成的。那次受伤比较严重,我休息了一个月才好。”王卫刚指着自己右手肘处一块明显的伤疤说。
  从靠两条腿开展工作,到如今用上了高科技,王卫刚感受着森林保护工作日新月异的变化。
  “2016年我刚工作时,辖区没通信信号,时常停电,路况不好,林区住户分散,走一天路只能见到几户人家,处理问题全靠两条腿。”王卫刚说,“这几年,路修好了,信号通了,站上还配备了防火宣传车,安装了林区野外视频监控等。我们通过无人机等设备就能掌握林情,越干越有信心了。”
  2023年,在以护林员为代表的“生态卫士”守护下,西安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林木“零损失”、人员“零伤亡”。
  近期,森林防火风险增加。安家岐保护站的护林员在辖区各个村落、路口、沟道口及林区群众居住点都设置了森林防火宣传点,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森林防火宣传。
  “如今,林区群众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辖区自然环境持续向好。我感觉山没有白爬、汗没有白流。我们没有辜负秦岭这一片绿水青山。”王卫刚说。
  林海“啄木鸟” 筑牢林业安全屏障
  “标本除了宣教作用外,也提醒我们,在不同时间要防治不同的病虫害,不能掉以轻心。”近日,西咸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沣西)工作部林业科科长姚指挥向记者展示自己和同事们制作的37个病虫害标本时,指着其中一个说,“美国白蛾会危害桑树、樱桃、玉米等300多种苗木和农作物。凡被这种食叶害虫危害的树木,树叶大多会‘片甲不留’。”
  森林病虫害又称“无烟的火灾”,潜伏期长、来势猛、发展快、危害重、损失大。姚指挥和同事们就像一群穿梭在林海的“啄木鸟”,每周都要将143平方公里的沣西新城走一遍,仔细观察村庄、道路、林地、公园的苗木,及时“灭火”。
  2018年秋季,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出现美国白蛾疫情。为快速实现美国白蛾清零目标,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科学研判,制定技术方案,指导西咸新区精准防控美国白蛾。
  “根据越冬成虫羽化时间较集中的特点,一线工作人员4月初开始悬挂美国白蛾诱捕器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5月中旬到6月下旬进行林间踏查——检查阔叶树叶子是否有被蚕食的痕迹、叶子背面是否有幼虫。对发现的幼虫网幕采取‘一查二喷三剪四烧五再喷’五步法防治。”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检疫科科长李荣周介绍。
  封锁疫区、伐除清理烧毁虫害苗木、对疫区及周边进行全面喷药处理……经过不懈努力,沣西新城实现连续两年无美国白蛾疫情。2023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撤销沣西新城美国白蛾疫区。
  “我们在摸清美国白蛾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拔点除源和风险管控,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和专业化防治相结合,为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护网。”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张创新说。
  不只沣西新城,西安上下一盘棋奋力打赢美国白蛾歼灭战。2023年,西安悬挂美国白蛾诱捕器7951套,投入普查人员2.27万人次,开展预防性喷防6.83万亩次。截至2023年8月,西安已实现两年无美国白蛾疫情,美国白蛾疫区撤销申请已上报国家林草局,标志着西安美国白蛾疫区即将“摘帽”。 李欣泽
发布日期: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