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响奋斗之歌 讲述时代故事
文章字数:1,653

音乐剧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综合舞台艺术,将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有机融合。近年来,我国音乐剧产业在引进国外剧目与创作本土化并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特色和风格,国产优秀原创音乐剧不断涌现,市场热度持续升温,经典剧目叫好又叫座,优秀剧目一票难求,跨城“追剧”成文旅新风尚。
《绽放》讲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 创新表达,传递真情实感
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如何用音乐剧讲好?作为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的闭幕演出剧目,原创音乐剧《绽放》给出了回答——“讲真事、写真情、诉真心。”导演霍樱这样介绍创作心得。
这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品的音乐剧,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为原型,讲述了她帮助2000多名女孩圆梦大学的动人故事。从林海雪原到彩云之南,从支教青年到华坪女高校长,主创团队从张桂梅40多年扎根教育一线的经历中,撷取了一些重要人生片段进行创作。
“历时两年筹备、两次采风纪实、两个月无休排演,力求从音乐编曲、舞蹈编排、情节设置、舞美设计上传递出主人公的奉献精神。”霍樱说。
《绽放》70%的戏份都集中在张桂梅身上,这对于其饰演者喻越越是个巨大的挑战。每天跑步5公里锻炼体能、排练时绑着沙袋走路、躺在床上反复练习宣叙调……对细节的不断追求,才有了舞台上平凡又不凡、可爱又可敬的桂梅老师。
“为爱绽放,迎着阳光,我将无限成长
……”创新主旋律题材音乐剧,需要更多元的戏剧表达。霍樱介绍,《绽放》的创作注重体现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力求通过作品传递出对真善美的追求。作品通过切光转场加速剧情推进,挖掘并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融入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用文学性的唱词和现代音乐剧的曲式旋律吸引更多观众。
自2022年9月首演以来,《绽放》已走过数十个城市、上万公里的巡演之路。在总导演廖向红看来,《绽放》是“院团+院线+媒体”合作模式的有益探索,“既借力院团的一流创演团队,又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既创演了优秀剧目,又通过演出培养院团人才。”
近年来,音乐剧备受年轻观众的青睐,成为文化消费新潮流。“音乐剧要避免同质化、概念化、标签化,突破固有的创作思维定式。”霍樱认为,“只有大胆尝试年轻化的艺术表达,运用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打造出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
《雄狮少年》聚焦岭南醒狮文化 深耕传统,激发非遗活力
“谁人也可以,只要愿意努力。”伴着少年阿娟的歌声,今年年初,原创音乐剧《雄狮少年》(普通话版)在广州大剧院首轮连演6场,收获良好口碑。
该剧由广东省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改编自同名动画电影,创作了近20首原创歌曲。剧目聚焦岭南醒狮文化和风土人情,通过少年阿娟在广州打拼、不懈追梦的故事,激励每一位追梦人奋力拼搏、勇往直前。“舞狮和音乐剧的碰撞,真的很惊喜!”有网友留言称。狮舞是国家级非遗,而非遗、国潮等内容,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剧场。导演何念认为:“一部成功的音乐剧不单要剧情丰富、音乐好听,舞台视觉效果的呈现和舞蹈肢体的表达也同样重要,要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让观众融入剧情与角色‘同呼吸’。”融合舞蹈、音乐和狮舞等元素,音乐剧把一代代舞狮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融入创作,助力非遗焕发时代光彩。
舞台上立着20根梅花桩,最高的达2.1米,展示着本剧不同于一般音乐剧的独特之处。演员们除了边唱边跳,还要表演舞狮,有3场精彩的比赛场景更是需要上桩。阿娟的扮演者陈科铭说:“我们从基本功练起,扎马步、举狮头、与狮尾配合,一招一式离不开‘认真’二字。”导演从实景开始,逐渐加入空间转变、光影变化、多媒体投影以及电影语言,让舞台呈现出与动画电影不一样的效果。
“故事中的人物是鲜活的,这不只是一个人的励志成长故事,更是一首写给每一位平凡奋斗者的歌。”何念说,“希望可以在舞台上呈现出这个时代的生活气息与人情味。”
“作为一部原创的新剧目,这部剧首轮演出效果超出预期,可以看出观众对这个IP的高度关注。”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音乐剧《雄狮少年》制作人陈睿说,希望通过音乐剧激发非遗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热爱传统文化。
陈世涵
姜晓丹
发布日期: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