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陕西全面推动藤编产业发展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文章字数:1,060
  2月29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经陕西省政府同意,省林业局正式印发《关于发展壮大藤编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推动藤编产业发展,力争到2030年,汉中藤编产业体系基本建成,辐射带动全省竹、草、棕、柳编等林草竹藤编特色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藤编产品青藤使用率达到20%,加快推进产值在1亿元以上、优势明显、资源聚集的“小而精”特色产业优先发展、遍地开花,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建设藤编示范基地
  着力壮大新业态新模式
  《意见》明确,培育优质竹藤资源,开展青藤植物资源清查,筛选培育宜编的优良青藤品系,建设青藤扩繁示范基地、示范林1000亩。
  提升生产加工能力,创新加工手段,融合藤编与竹编工艺,创新藤竹、藤木、藤铁、藤布艺等“藤+”复合编织技术,开发特色化、多样化、高附加值终端产品。
  加快产业集群培育,推动建设藤编循环经济产业园,构建生态产业链、循环经济链,推进特色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聚集优势资源抱团发展。
  促进产旅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富有竹藤文化元素的自然观光、传统工坊体验、乡村旅游等精品线路,探索融合发展新业态。
  创新藤编产品研发,挖掘汉中藤编的传统工艺、编织技法和文化寓意,研发多元化产品,将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产品研发和工艺设计。创新产业经营方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三权分置”机制,将藤编产业纳入庭院经济发展重要内容,多形式拓宽藤编产品多元化销售渠道。
  推进非遗传承
  壮大藤编技能人才队伍
  做好非遗保护传承,阐释挖掘汉中藤编的历史文化、时代价值、社会功用,打造公用品牌,讲好非遗故事,实施藤编技法“传帮带”计划,培育藤编技能人才队伍。发挥联农带农优势,推动传统手工艺人联户带徒,传承藤编技艺,将联农带农情况作为评选省级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的重要条件。
  提升技术支撑能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大关键性技术攻关,制定健全工艺手册、流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建立全产业链技术评价体系。
  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强与科研机构开展科技研发与合作交流。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持续吸纳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建立健全的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谋划特色产业发展,切实抓好督导落实;强化要素保障,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科学规划青藤扩种利用空间;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做好藤编特色产业项目申报和储备,优先重点发展藤编产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藤编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弘扬汉中藤编文化,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 候思宇
发布日期: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