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势蓄能 重点项目挑大梁
文章字数:1,242
面对经济恢复的波浪曲折和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2023年陕西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固底盘、兴实体、促转型。全省643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5000亿元,140多个项目建成竣工,支撑全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动能积聚增强。
2024年,陕西乘势而上,响鼓重锤发出“集结令”,聚焦、聚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底盘更稳!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陕西聚焦氢能、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谋划布局一批有引领性、支撑性、示范性的旗舰项目,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过去一年,陕西建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项目767个,预计实现年产值1800多亿元。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陕西着力在优势巩固与新质培育并进、数字赋能与绿色转型同推、载体打造与基础升级齐抓、链长统筹与链主带动共促上下功夫,谋划、甄选省市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氢能、光子、机器人等新增长点,塑造产业链群新优势。
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图景加速绘就。
动力更足!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2023年,陕西更加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速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等项目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
进入2024年,创新驱动依然是陕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推进《西安“双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编制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积极创建国家工业母机创新中心,启动建设能源陕西实验室,持续推进西咸新区等8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依托龙头企业谋划布局建设产业创新集群;
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领域实施重点攻关项目,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要求加快推进西安“双中心”建设,申请建立国家实验室基地和网络节点,布局建设陕西实验室;
……
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在加速转化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协作更紧密!发展均衡性持续增强
“穿山跨河”的高铁缩短时空距离,加速陕西区域协调发展:
——西延高铁建成后将加速西安都市圈、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延榆、西康以及康渝高铁“携手”贯通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
——西十高铁拉近陕西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时空距离,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交流合作;
——西康高铁将与康渝高铁共同形成纵贯西部的快速客运大通道,贯通关中平原与秦巴山区、联通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接通黄河流域与长江经济带;
……
路通业兴。隆基绿能、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在西安都市圈内延伸产业链,宝鸡、咸阳、铜川、渭南等与西安市产业协作更加紧密,上海创力榆林煤机装备制造一期项目落户榆林,商洛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安康王小余食品西北生产基地投产,陕北陕南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
2024年,陕西将继续发挥重点项目强牵引作用,打造陕北高端材料基地,壮大陕南新能源和旅游康养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大步。 杨晓梅
2024年,陕西乘势而上,响鼓重锤发出“集结令”,聚焦、聚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底盘更稳!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陕西聚焦氢能、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谋划布局一批有引领性、支撑性、示范性的旗舰项目,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过去一年,陕西建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项目767个,预计实现年产值1800多亿元。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陕西着力在优势巩固与新质培育并进、数字赋能与绿色转型同推、载体打造与基础升级齐抓、链长统筹与链主带动共促上下功夫,谋划、甄选省市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氢能、光子、机器人等新增长点,塑造产业链群新优势。
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图景加速绘就。
动力更足!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2023年,陕西更加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速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等项目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
进入2024年,创新驱动依然是陕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推进《西安“双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编制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积极创建国家工业母机创新中心,启动建设能源陕西实验室,持续推进西咸新区等8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依托龙头企业谋划布局建设产业创新集群;
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领域实施重点攻关项目,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要求加快推进西安“双中心”建设,申请建立国家实验室基地和网络节点,布局建设陕西实验室;
……
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在加速转化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协作更紧密!发展均衡性持续增强
“穿山跨河”的高铁缩短时空距离,加速陕西区域协调发展:
——西延高铁建成后将加速西安都市圈、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延榆、西康以及康渝高铁“携手”贯通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
——西十高铁拉近陕西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时空距离,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交流合作;
——西康高铁将与康渝高铁共同形成纵贯西部的快速客运大通道,贯通关中平原与秦巴山区、联通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接通黄河流域与长江经济带;
……
路通业兴。隆基绿能、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在西安都市圈内延伸产业链,宝鸡、咸阳、铜川、渭南等与西安市产业协作更加紧密,上海创力榆林煤机装备制造一期项目落户榆林,商洛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安康王小余食品西北生产基地投产,陕北陕南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
2024年,陕西将继续发挥重点项目强牵引作用,打造陕北高端材料基地,壮大陕南新能源和旅游康养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大步。 杨晓梅
发布日期: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