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晒晒我们的新春团圆年
文章字数:1,477
  龙行龘龘迎新春,载歌载舞幸福年。连日来,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各式庆新春活动纷纷鸣锣开场,传递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置身其中,“年的味道”扑面而来。
   藏在年夜饭里的幸福
  “来,快坐在位置上,大家多吃点菜啊。”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桌上,豆豆的奶奶一如既往地张罗着,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一大早,豆豆家就开始忙起来了。姑姑们在摊煎饼;爸爸和奶奶在家忙着做年夜饭;哥哥姐姐围在一起聊天、玩游戏;豆豆则带着侄子、侄女买对联、挂灯笼。
  今年春节,对于刚上班的豆豆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年过年回来,用第一笔工资给家里每人买了一件衣服,他们都夸我眼光好,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我觉得特别开心。”
  一年一次的年夜饭,是除夕的重头戏,也是全家都要动员的大餐。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着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新年快乐,希望我们每天都可以这样聚在一起。”大家拿起饮料举杯,道出最真挚的新年祝愿。
  “好久没有在除夕看到,这么热闹的街道和美丽的烟花。”吃完团圆饭,豆豆和家人沿着秀延湖畔,一路上可以看见一朵朵腾空而起的烟花,点亮星空;一阵阵爆竹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在欢声笑语中,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消费市场“热辣滚烫”
  吃喝玩乐游购娱是春节期间的标配,这段时间,子长市各餐饮店、KTV、电影院……人流爆棚,热闹非凡,迎来了红红火火的消费热潮。
  大年初五一早,丹丹和她的男朋友约好一起去吃子长特色小吃之一——凉蘸蘸。“前几天好多饭馆都不开门,今天必须吃一顿心心念念的凉蘸蘸,下午再去看场电影。”
  走进巷子里的这家老字号蘸蘸,店里座无虚席,甚至过道都站满了人。每张桌子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菜品,有牛筋面、擀面皮、锅巴、鸡蛋皮等,以及两碗凉汤,不辣的孜然料碗和香辣料碗。“我上次下午1点多来的,门口就已经贴着卖完的信息,这次特意起了大早来吃。”丹丹说。
  距离不远处的子长市威尼斯国际影城,前来观影的市民络绎不绝。不少市民都是全家出动观影,爆米花售卖区、检票区更是排起了长队。今年20岁的小高和朋友们正在检票口等待入场。“我太好奇贾玲减掉100斤的样子了,幸好早早买好了票,现在都没票了。”
  电影院里人气满满,观众时不时笑出声来,看完电影的观众纷纷从观影厅往出走,大家边走边讨论着影片的精彩情节。在散场出口,看完《第二十条》的市民赵女士表示,“这个电影很有意义,讲述的是正当防卫,有原型案件,很值得去看。”
   扭起秧歌庆新春
  熙熙攘攘的人群,耳边传来极具韵味的唱腔。子长市在春节期间为全市人民精心准备一份年味儿十足的春节文旅“大餐”。陕北说书专场、新春综艺夕阳红艺术团专场、道情小戏等轮番上演迎来众多市民。
  大秧歌扭起来,锣鼓声声,扇子飞扬,踏着明快的鼓点,子长秧歌队踏着轻快的步伐,踩着“十字步”,扭动着腰肢,尽情地展现着秧歌的独特魅力,传递着新年的祝福和美好愿景。刚上大三的笑笑早早的来到活动现场,她说:“这次的秧歌特别热闹,年味十足,看得人心痒,明年也要报名参加。”
  记者了解到,秧歌表演在正月初五首次亮相进行过街表演,并在红都广场汇演。为传承和弘扬子长非遗文化,今年在秧歌中融入了子长唢呐、三才板、说书等七项非遗,全方位展示子长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春节秧歌分为三个方阵,分别为秧歌方阵、三才板方阵和唢呐方阵,总人数超过四百人,达历年之最。据悉,秧歌还将在正月初十、十二、十五再次过街汇演。
  秧歌过街,街道两边水泄不通,肩膀上扛着小孩,手里牵着老人,大家放下手头的事,不分男女老少,人山人海,紧紧围着秧歌,霎那间,哨声一响,锣鼓敲起来,十字步舞起来,花伞转起来了……
   本报记者 候思宇
发布日期: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