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陕西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文章字数:1,344
  记者1月30日从陕西省人社厅获悉:去年以来,陕西省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就业优先导向,靠前谋划实施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在稳就业方面,陕西省去年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并推动其落实落细,包括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19条措施、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6条措施、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16条举措等;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减少企业成本50.92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9.28亿元,支出就业补贴资金30亿元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08亿元;组织各级人社部门高频次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人力资源服务业促就业行动等活动,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聚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陕西省去年全面完成新一轮25个主体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任务,全省专业技术人才236万人,总量稳步增长;大力支持秦创原平台建设,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任务,417人取得技术转移转化专业职称资格;强化发展导向抓实人才项目,新增64名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贴。
  去年以来,陕西省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截至2023年底,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154.67万人、531.19万人、696.82万人,比上年末分别增加51.22万人、38.68万人、44.37万人;调整提高陕西省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同步调整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企业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等群体养老待遇水平;失业保险金标准一类工资区提高至每月1944元,人均增加180元。
  在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陕西省去年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目前一类工资区为每月2160元;实施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和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完善国有企业津贴补贴和福利制度,发布2023年陕西省企业工资指导线,逐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紧盯重点领域源头治理化解欠薪隐患,快速核查处理各类欠薪线索,全年帮助9.1万名劳动者兑现工资等待遇9.19亿元。 周明

  2023年以工代赈带动陕西9.5万人就业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获悉:
  2023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陕西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充分挖掘工程项目吸纳就业潜力,累计带动9.5万人参与
  项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约12亿元,有效促进城乡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具体来看,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吸纳就业1.5万人,发放劳务报酬1.49亿元,人均增收近1万元。2023年,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共争取中央以工代赈投资资金6.44亿元、同比增长72%,省级配套资金0.9亿元,实施项目259个,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最后一百米”问题。陕西省部分县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采取村民自建或村级组织承建方式实施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吸纳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推动实现“村民富、村庄美、村集体强”目标。
  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吸纳就业5万人,总计发放劳务报酬8亿元,人均增收1.6万元。2023年,全省各级各部门充分挖掘重点项目主体工程、附属临建和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环节用工潜力,在358个重点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覆盖交通、水利、能源、教育、卫生等11个领域。
  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吸纳就业3万人,总计发放劳务报酬2.54亿元,人均增收0.85万元。2023年,陕西省各地在1145个中小型农业农村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项目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苏陕协作、“四好农村路”建设、安全饮水、乡村旅游、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多个领域,就业群众的劳务报酬约占财政投资资金的15%。 杨晓梅
发布日期: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