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信融”推动陕西中小微企业成长
文章字数:810
记者从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了解到,截至2023年12月末,作为陕西省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秦信融”地方征信平台归集1.08亿条信息,提供征信查询89万次,累计促成6.09万户企业融资1459亿元,其中当年助企融资1142亿元,同比增长258%。
据了解,“秦信融”地方征信平台与省级数据源单位和各市(区)通力合作,建立了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全面涵盖了33类公共信用信息和21类企业经营信息,实现工商、税务、不动产登记、海关、司法、医保等涉企信用信息共享。突出“秦信融”地方征信平台主渠道作用,与榆林市、咸阳市、宝鸡市等6个地市平台双向交互,推动平台与“陕企通”“秦务员”、中欧班列(西安)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省内平台互联互通,初步构建域内“1+N”信息归集共享业务模式。
通过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推动征信产品的多样化丰富化,为企业提供基础版和增值版信用报告、企业关联图谱等多种产品。联合省内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8家试点金融机构进行联合建模,打造了“陕果惠农贷”“烟草贷”等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具创新性的融资服务。指导金融机构在平台上线适合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快速、精准响应企业融资需求,及时反馈融资对接成效。开设了金融板块,建立了“线上金融视讯中心”,全网进行平台宣传50余次。截至12月底,平台收录经营主体581万个,接入173家金融机构,上线金融产品1406个,促成信用贷款542亿元,有效支持经营主体融资发展。
“秦信融”地方征信平台不仅是金融机构放贷的得力助手,更是实体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服务模块,提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报告,展示涉农政策、金融产品和运营成效,为推进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依托该平台建设全省项目建设融资服务系统,为全省1305个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40个科技型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授信服务。深耕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领域,创设特色应用场景服务专区,让相关领域企业感受到信用温度,提高首贷、信用贷比例,扩大全省信贷总量。
杨代利
据了解,“秦信融”地方征信平台与省级数据源单位和各市(区)通力合作,建立了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全面涵盖了33类公共信用信息和21类企业经营信息,实现工商、税务、不动产登记、海关、司法、医保等涉企信用信息共享。突出“秦信融”地方征信平台主渠道作用,与榆林市、咸阳市、宝鸡市等6个地市平台双向交互,推动平台与“陕企通”“秦务员”、中欧班列(西安)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省内平台互联互通,初步构建域内“1+N”信息归集共享业务模式。
通过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推动征信产品的多样化丰富化,为企业提供基础版和增值版信用报告、企业关联图谱等多种产品。联合省内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8家试点金融机构进行联合建模,打造了“陕果惠农贷”“烟草贷”等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具创新性的融资服务。指导金融机构在平台上线适合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快速、精准响应企业融资需求,及时反馈融资对接成效。开设了金融板块,建立了“线上金融视讯中心”,全网进行平台宣传50余次。截至12月底,平台收录经营主体581万个,接入173家金融机构,上线金融产品1406个,促成信用贷款542亿元,有效支持经营主体融资发展。
“秦信融”地方征信平台不仅是金融机构放贷的得力助手,更是实体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服务模块,提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报告,展示涉农政策、金融产品和运营成效,为推进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依托该平台建设全省项目建设融资服务系统,为全省1305个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40个科技型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授信服务。深耕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领域,创设特色应用场景服务专区,让相关领域企业感受到信用温度,提高首贷、信用贷比例,扩大全省信贷总量。
杨代利
发布日期: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