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来“新朋友”了
新年伊始这些鸟类首次到访
文章字数:703
  鸟类是生态环境移动的“晴雨表”,随着西安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飞翔精灵”来这里做客。进入2024年,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就新增鸟类记录3种,分别是斑姬啄木鸟、游隼、翘鼻麻鸭。
  记者了解到,斑姬啄木鸟于1月3日在园区内发现。斑姬啄木鸟又叫姬啄木鸟、小啄木鸟。它额棕色,颈后和背、羽都是橄榄绿色;眉纹白色,过眼纹黑褐色;下体白色,喉具黑斑,胸及两胁布满黑褐色圆形点斑,向下逐渐过渡为横纹。主食蚂蚁、甲虫和其他昆虫,有益于农林业,被列为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野生动物)。
  随后,在1月11日和1月12日,园区内又相继发现游隼和翘鼻麻鸭的身影。游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于中型猛禽,翅长而尖,头至后颈灰黑色,其余上体蓝灰色,尾具数条黑色横带。主要栖息于山地、丘陵、半荒漠、沼泽与湖泊沿岸地带。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安哥拉的国鸟。主要捕食野鸭、鸥、鸠鸽类、乌鸦和鸡类等中小型鸟类,偶尔也捕食鼠类和野兔等小型哺乳动物。
  翘鼻麻鸭是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又名冠鸭、翘鼻鸭等。体羽大都白色,头和上颈黑色,具绿色光泽;嘴向上翘,红色;肩羽和尾羽末端黑色;脚红色。栖息于江河、湖泊、河口、水塘及其附近的草原、荒地、沼泽、沙滩、农田和平原疏林等各类生境中,尤喜平原上的湖泊地带。
  “近年来,公园的生态保护成效明显,鸟类的监测数据每年都有增加,去年新增鸟类达9种,今年元旦至今,又新增3种,截至目前,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累计记录鸟类1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鸨、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普通鵟、红隼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讲解员胡思雨说,“新朋友”的加入,点缀着西安的环境,让这片天空更蓝更美丽。 龚伟芳
发布日期: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