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2023年我们的钱都花在哪里了?
文章字数:1,626

  转眼间,2023年已经过去,年末总结里,消费记录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这一年,暑假出游爆火,特种兵式旅行随之兴起;音乐狂热再度燃起,演唱会、音乐节迎来爆发,随着夜经济的复苏,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吸引大批游客蜂拥而至“打卡”淄博烧烤、西安洒金桥夜市……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7.2%,消费回暖成为了贯穿全年的主旋律。这让我们开始错乱:总觉得自己没钱,可这么多疯狂吃喝玩乐的钱都哪里来的?
  “吃喝玩乐”的消费贡献
  “这个月攒下多少钱?”
  “月月是月光族,完全不知道我的钱花在哪里了。”这是卢菲(化名)每个月与朋友必不可少谈论的话题。随即,卢菲打开了手机微信账单,发现超一半的钱都花费在吃上面。“我这个月竟然吃了5顿海底捞。”卢菲表示,自己很喜欢吃海底捞,喜欢他们妥帖的服务,还包含免费美甲、手膜、打印照片、唱生日歌……
  面对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想要从消费者口袋里掏出钱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海底捞就是一个“别人家孩子的”典型。2023年,海底捞在一些地方的夜市摆起了摊,8块一份的小油条、9块9的冒血旺,年轻人们排队挤在摊位前,花很少的钱品尝海底捞的招牌。
  从大学生深夜挤在海底捞,到如今夜市摆摊、演唱会大巴拉人,海底捞紧紧抓住了夜经济和自身的契合点,不断创新。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4%,盈利22亿元,增长近3000%,彻底扭转了疫情期间大幅亏损关店的局面。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让餐饮从业者成为最忙碌的人。在朋友圈、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一波接一波的“跨年活动”如期而至,其中“吃”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小郭在那一天约朋友去了老城根,“我们计划着早点去,在那附近先吃点饭,然后等着跨年。”
  “挤”是小郭最直观的感受了,几乎每家饭店前都围着一群人,“取个号”“几位来用餐”成为不少餐厅此起彼伏的声音。轮到小郭的号,已经是这家店的最后一单。
  美团发布的元旦假期消费数据显示,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五,全国堂食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超230%。各个热门城市似乎都迎来了久违的消费活力。
  似乎是为了抚平疫情以来的心理压力,2023年大家最愿意花钱的地方,除了吃喝,就是玩乐。
  据中国演出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8月,全国演出市场票房收入270.7亿元,已远超2019年全年演出票房200.4亿元。演唱会相关商品成交额暴涨300倍,暑期先后有7种演唱会周边商品登上淘宝热搜榜单前20。
  电影市场也迎来了“春天”。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3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549.15亿元,城市院线共服务观众12.99亿人次。国产影片年度票房460.05亿元,占总票房的83.77%,超越2019年的411.75亿元,创历史新高。
  吃喝玩乐,带给我们即时、真实的快乐反馈,这也是让年轻人心甘情愿花钱的理由。
  低价 折扣“真香”
  “几十块的衣服舍不得买,几百块的饭说吃就吃。”可即便如此,衣服的花销仍然排在卢菲账单的第二名。
  西北商贸中心、康复路等是卢菲最爱去逛的店,这是西北地区非常有名的服装批发市场。“如果价格还是太贵,我会选择拍照识图在网上购买,但是我每次都会买好几件,数
  量上去,钱也能花费不少。”
  咖啡市场依旧“火热”,对大多数人来说,它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乐乐对咖啡的印象源于2018年。“舍友给我看了她姐姐的朋友圈,照片上她手捧着星巴克,穿梭在街头,非常的好看,我当时想着等我放假了一定也要去拍。”乐乐回忆说,那道身影成为她对都市白领最初的想象。
  可直到工作后,乐乐一次星巴克都没去过。“实在无法接受,花三四十元只是喝一杯咖啡。”现如今,随着咖啡的价格越来越低,选择也越来越多。她每天换着领取8.8元、9.9元的优惠券,库迪和瑞幸换着喝。她不关心咖啡豆的产地和风味,咖啡只是帮她提神的生活必需品。
  这一年,瑞幸咖啡可谓是最大赢家。三季度净新开门店2437家,门店总数超1.3万家。总净收入为72亿元!同比增长84.9%。9.9元的一杯咖啡,谁能拒绝?
  此外,好特卖等折扣店、低价店“遍地开花”,折扣价格也越来越“卷”,毫无疑问,人们的消费方式逐渐在改变。各行各业百花齐放,努力追寻高性价比的产品来刺激消费。 本报记者 候思宇
发布日期: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