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平利县八仙镇
文化赋能点亮乡村振兴
文章字数:830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平利县八仙镇坚持正确理论导向,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赋能点亮乡村振兴。
  利用阵地优势,为繁荣乡村文化提供平台。该镇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内乡贤、党员代表等组建了17支理论宣讲服务队,通过院坝宣讲、公益电影+微宣讲、桂花树下的宣讲等平台,常态化开展政策理论宣讲,把实践活动融入百姓生活。联合文化站,利用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文体活动,加强文化活动引导,鼓励群众参与,将戏曲演唱、小品、情景剧、广场舞等搬上乡村舞台,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激发主动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搭建乡风文明载体,循序渐进实现移风易俗。广泛开展道德评议、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典型评选创建活动,依托“善行义举榜”等载体和形式,广泛宣传道德模范、好人榜样的先进事迹,运用群众身边的榜样力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学习模范、争做好人的良好风尚。完善并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整治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腐朽落后文化,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形成老百姓自己的“土规定”“好规矩”,循序渐进实现移风易俗。
  挖掘农业文化资源,提升茶文化旅游体验。积极构建“旅游+”发展模式,以天书峡茶旅融合发展为重点,以狮坪、鸦河“生态+茶文化+民俗”生态康养示范带为两翼,将4个市级农业园区和18个县级农业园区与知名景点连点成线,构建美丽乡村旅游环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采摘、品尝,切身感受农业文化生活,提升游客茶文化旅游体验,收到了良好反响。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领航新时代文明乡风。传承发扬本土红色文化,通过承办市县各学校、各单位的主题教育、廉政教育、研学旅行等活动,组织干部群众参观廖乾五故居、龙门家风馆,参观瞻仰廖乾伍、严汉卿、严焕卿等革命先烈的事迹,了解什么是“家风家训”,用红色精神滋养初心、引领使命,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在日常的文明新风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本报记者 贺孝辉 通讯员 唐露露
发布日期: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