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新增一批非遗特色 示范县、镇、街区
文章字数:540
本报讯(记者 张明)近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通知,公布陕西省2023-2025年非遗特色示范县(市、区)、示范镇、示范街区名单,确定西安市碑林区等15个县(市、区)为“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县(市、区)”,西安市莲湖区土门街道等29个镇、街道为“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镇”,永兴坊等23个街区为“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街区”。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各地市文化和旅游局要加强对示范县(市、区)、示范镇、示范街区非遗保护工作的业务指导,推动相关单位持续创新工作,示范引领全省非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凝心聚力,开创非遗保护新局面。积极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的有效方式,培育非遗在乡镇、街区传承发展的土壤和生态,加强当地居民及其生活方式的保护,让非遗在乡镇、街区扎根的同时,实现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
融合推进,激活非遗转化新引擎。用好非遗工坊等抓手,谋划撬动社会资本,大力培育壮大非遗特色产业和产业链,发挥非遗在吸纳就业、创业增收、和谐邻里关系等方面的作用,推动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将其转化为旅游发展动能,发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并反哺非遗保护工作。
守正创新,焕发非遗发展新活力。积极对接高校等优势资源,创造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把非遗传承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激发非遗传承人群传承自信和活力,推动实现赓续传承。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各地市文化和旅游局要加强对示范县(市、区)、示范镇、示范街区非遗保护工作的业务指导,推动相关单位持续创新工作,示范引领全省非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凝心聚力,开创非遗保护新局面。积极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的有效方式,培育非遗在乡镇、街区传承发展的土壤和生态,加强当地居民及其生活方式的保护,让非遗在乡镇、街区扎根的同时,实现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
融合推进,激活非遗转化新引擎。用好非遗工坊等抓手,谋划撬动社会资本,大力培育壮大非遗特色产业和产业链,发挥非遗在吸纳就业、创业增收、和谐邻里关系等方面的作用,推动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将其转化为旅游发展动能,发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并反哺非遗保护工作。
守正创新,焕发非遗发展新活力。积极对接高校等优势资源,创造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把非遗传承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激发非遗传承人群传承自信和活力,推动实现赓续传承。
发布日期: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