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聚“链”破圈 向“光”而行
陕西光子产业链向千亿级集群“跃迁”
文章字数:3,973







  不久前,以“十年磨剑,追光跃迁”为主题的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发展暨硬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西安举行。论坛上,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等指导和支持的国内首份光子产业白皮书——《光子时代:光子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备受社会大众关注。
  《白皮书》指出,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基础设施”,信息光子、能量光子、生物光子、空间光子和光子智能五大领域,正孕育着一批具备引爆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光子技术。陕西作为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开始实施“追光计划”的省份,已在起跑线上取得领先位置。

  追“光”前行 初见成效
  “总投资3亿元、占地50亩的唐晶新工厂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到时候,唐晶量子的产能和年产值将成倍增长。”西安唐晶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晶量子”)董事长龚平满怀憧憬地说。
  6年时间,龚平从只身一人回国创业,发展到如今拥有一个资产4亿多元、员工近60人的硬科技企业。其中的成功密码,龚平心里最为清楚。
  1996年,龚平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光电材料专业博士毕业后就去了欧洲,在国外高科技企业长期担任技术高管。2017年,时任西安光机所所长的赵卫邀请龚平回国创业。龚平也意识到,国内光子产业开始加速发展,蕴藏着良好的商机,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龚平在国外工作多年,一个人回国办企业,担心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赵卫告诉龚平:“不用担心,西安光机所在2012年设立了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科控股’),打造硬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平台。在西安创业,这个平台会帮你办好一切事宜,除了最重要的启动资金外,还包括公司注册、提供办公场所和生产厂房等。你只需心无旁骛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将公司做大做强。”
  如此贴心的服务,让龚平下定决心回国创业。
  2018年,龚平回国在西安创业,成立了唐晶量子,主要致力于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片(晶圆片)的生产。
  经过6年的发展,唐晶量子的产品已经实现了量产,逐步被国内市场认可。目前,企业的研发团队有6位博士、10余位硕士。
  “唐晶量子的成功,得益于西科控股打造的硬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平台。这一平台,让科技‘拥抱’资本,完成硬科技成果向硬科技企业的转化。”龚平说。
  从另一个角度看,唐晶量子的成功,也验证了硬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平台的成功。西科控股成立至今的11年时间里,孵化培育了产业链上类似唐晶量子这样的硬科技企业440多家,在延链补链强链的同时,也使产业链和创新链、金融链紧密结合,为产业链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陕西发布“追光计划”。标志着陕西全力开展对光子产业的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和整体部署,建设政产学研多方融合的光子技术与产业先导创新中心,打造千亿元光子产业集群。按照“追光计划”,到2023年,陕西新增70家光子“雏鹰”或“小巨人”企业、30家光子科技冠军企业,光子企业总数达到250家,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光子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据统计,陕西省内光子科技企业已从2021年的百家左右,增加到截至2023年9月的300余家。同时,基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西光模式”的推动下,200余家光子技术企业集聚西安,培育孵化了炬光科技、莱特光电、中科微精、奇芯光电等一批国内光子领先企业,西安光子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两年时间过去,陕西“追光计划”已见成效。
  借“ 光”之下 筑牢后盾
  陕西在光子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全国重要的光学研究和生产基地,陕西拥有以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光子技术、光子材料、光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也居于国内前列。
  纵观近年来,陕西光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今年召开的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发展暨硬科技成果转化论坛”上,陕西成立了基金总规模达20亿的陕西光子产业强链基金,致力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
  据介绍,“跃迁行动”以“跃”“升”“增”“扩”为升级核心,再次助力陕西光子产业快速发展。“跃”为跃进,将创建光子领域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升”为升级,将实现4寸研发线、6寸中试线升级到8-12寸量产平台;“增”为倍增,将形成百亿级光子产业基金群;“扩”为扩大,将打造“曲率引擎”光子聚集区。
  作为“跃迁行动”中“倍增”环节的重要基础,“陕西光子产业强链基金”重点更加明确。围绕陕西光子产业领域具备颠覆性技术、出色运营能力的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光子产业持续探索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的有效嫁接,其中,强有力的资本链对产业链的不断壮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创新运作,西科控股全力打造硬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平台,拥有的基金管理规模已从起初的1.27亿元,发展到如今的超百亿元。2022年,西科控股获得陕西财金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近10亿元资金。这两家投资管理公司长期看好西科控股,下一步将更多地聚焦陕西省光子产业链。
  此前,西科控股还获得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国开科技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增资,累计金额4.19亿元。
  面对我国在光电半导体领域“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从“追光”到“跃迁”,从攻克前沿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到发展光子产业集群,追光人正在“新赛道”上加速前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抢占“光”先机 引领新高地
  今年3月份,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先进光子器件创新平台在西安全面启用。该平台具备光子芯片制程中的光刻、刻蚀、蒸镀等多项核心工艺,将为光子产业项目提供产品研发、中试、检测等全流程技术服务,为光子产业各类创新主体打通从产品研发到市场化批量供货的完整链条。
  该平台的启用,标志着陕西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子产业生态高地的战略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吸引更多光子产业创新要素汇聚陕西,培育一批具有先发优势和全球竞争力的光子产业冠军企业,推动光子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高产值化发展。
  记者从陕西光电子先导院了解到,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通过与创新企业持续进行联合研发,光子芯片制程中的光刻、刻蚀、蒸镀等多项核心工艺技术不断攻克,平台软硬件建设已不断完善,将持续助力光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
  光子产业链是陕西省制造业24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陕西在光子产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陕西拥有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电、西工大等一批光子学科齐全、特色鲜明的大院大所和高校,科研成果丰厚。另一方面,陕西光子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光子制造、光子信息、光子传感等产业集群。
  同时陕西在光子技术产业领域有着深厚的科研基础,高折射率硅光芯片、微纳光波导、半极性GaN(氮化镓)光电芯片衬底材料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关键时期,为赢得先机,陕西推动实施了“追光计划”,抢抓光子产业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
  随着各类创新要素的不断汇聚,陕西光子产业有望成为我国光电半导体领域的璀璨明珠,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这条“追光”的道路上,陕西光子产业正努力抢占先机,加速前行,以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关键作用。
   迎“光”而上 “链”接未来
  今年7月份,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安排部署,为打造光子技术原始创新高地和光子产业生态高地,促进更多光子产业创新要素汇聚陕西,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落地,在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企业社区举办了光子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专场路演活动。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在路演活动现场表示,近年来陕西省将光子产业链作为省级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之一大力培育,建立“链长制”工作机制,由省级领导担任链长,高位推动光子产业链提升发展。认定了一批在产业链中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链主企业,支持链主企业提质增效。2022年实现产值同比增长超50%,营业利润同比增长接近一倍。
  说起陕西光子产业链,西安光机所的地位举足轻重。10年前,陕西省光子产业链上的企业并不多,西安光机所虽然拥有很多硬科技,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想将科技成果孵化成高科技企业并不容易。
  业内专家指出,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痛点在于缺资金,特别是缺少具有“耐心”的长期投资。这种资本要做到一点一滴地“灌溉”早期科技创新项目,并陪伴其成长。
  2012年,西科控股在创立之初,就将解决科技成果早期无人问津、科技企业早期发展困难等问题作为核心目标,并由此发起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投资建设硬科技企业成长需要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曲率引擎科技空间。
  针对市场上缺少专业的硬科技早期投资机构,2013年,西科控股联合西安光机所产业化团队,发起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硬科技投资孵化机构——中科创星,为科技创业者提供专业、深度、全面的投资,以及孵化和融资解决方案。
  2014年7月,光子产业链上的硬科技企业知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象光电”)刚刚成立,缺少资金。中科创星向知象光电伸出援手,注入天使轮投资,帮助知象光电开启了高精度3D视觉产品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如今,该公司的高精度3D视觉产品出货量居国内第一位,产品已出口全球150多个国家。
  如今,唐晶量子、飞芯电子、知象光电、奇芯光电等一大批光子产业链上的硬科技企业,通过西科控股打造的硬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平台,发展的潜能被快速激活。驭势科技、中科闻歌、拜安传感、博动医疗、微纳星空、中科极光、中科驭数等51家企业先后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科微至、炬光科技、源杰科技先后登陆科创板。这些企业正在焕发着熠熠光彩,成为产业链上的耀眼明星。
  下一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继续发挥光子产业人才、科教资源富集,产业链群相对成熟的优势,加速产业要素协同,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新成果、新技术转化,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及上市企业,打造全国最具价值的光子产业集聚区和光子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本报记者 周生来 李勇 候思宇 张明
发布日期: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