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潼法院开展 预防“电诈”宣讲活动
文章字数:477
近日,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法院斜口法庭与辖区司法所、派出所一同前往斜口初级中学,联合开展主题为“加强网络安全保护,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
活动现场,临潼法院斜口法庭法官助理闫骏林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运用生动的案例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是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或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宣讲人还向同学们讲述了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分为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冒充客服类诈骗等;讲解了刑事责任年龄以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法律规定,提醒同学们要有反诈骗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出租出售出借手机卡、银行卡,或者微信、QQ等社交账号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对于陌生人不可轻信和盲从,对类似要钱、转账要提高警惕,做到“不听、不信、不汇款”,要亲自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法治课堂中,全体宣讲人员和学生们进行了互动问答,向同学们发放了文具用品和宣传资料。此次活动,不仅向广大师生宣传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法律知识,还进一步扩大了反诈宣传的覆盖面,营造了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朱娜娜
活动现场,临潼法院斜口法庭法官助理闫骏林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运用生动的案例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是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或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宣讲人还向同学们讲述了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分为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冒充客服类诈骗等;讲解了刑事责任年龄以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法律规定,提醒同学们要有反诈骗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出租出售出借手机卡、银行卡,或者微信、QQ等社交账号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对于陌生人不可轻信和盲从,对类似要钱、转账要提高警惕,做到“不听、不信、不汇款”,要亲自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法治课堂中,全体宣讲人员和学生们进行了互动问答,向同学们发放了文具用品和宣传资料。此次活动,不仅向广大师生宣传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法律知识,还进一步扩大了反诈宣传的覆盖面,营造了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朱娜娜
发布日期:2023-12-20